这是“怀粮生煎”在获得“非遗”小吃荣誉后,在其发展历程中,又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对于整个重庆小吃来说,更是一种榜样力量,也是任何一个小吃从业者向往的高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全国标准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发布了“怀粮生煎”成为地方标准的信息。百度上搜索“怀粮生煎地方标准”,满屏皆是,非常震撼。
“怀粮生煎”火了,当然以前也火,只是现在烈焰上,又加了一把火。

地方标准是行业中的标杆
百度上关于“地方标准”定义和解释十分详尽,摘要如下:地方标准是由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制订地方标准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提高地方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同时也使标准更符合地方实际,有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

制定范围:1)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2)药品、食品卫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3)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该文特别强调,负责制定地方标准的单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怀粮生煎”能够成为地方标准,无疑是重庆小吃行业中的标杆,在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典范和榜样。

在成千上万小吃中独占鳌头
“怀粮生煎”能成为地方标准,须经过层层审批,接受各个环节“放大镜”检验,如同万米长跑,每个时间段都在众目睽睽之中,稍有瑕疵就会出局。
首先要获得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认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成千上万的小吃中独占鳌头,各方面都能达到行业标准而且名列前茅,包括原材料、调味料、烹饪器具、制作工艺等方面,必须处于全市领尖水平,在重庆小吃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典范性,才能获得协会推荐。

而推荐的重要步骤就是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文件,然而上报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后者将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对“怀粮生煎”的原材料构成,调味料搭配、烹饪器具使用、制作工艺等方面,调研考察,还要举行专家论证会,对“怀粮生煎”进行评估,再下结论。
最后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后者在调查核实的情况下,予以发布。
“怀粮生煎”烹制密码
重庆市场监管局发布要点中对于“怀粮生煎”制作工艺等方面,按标准化规则都有详尽介绍,行业人士称之为“解锁烹制密码”。其实这是按规则办事,谈不上“解密”。

比如对“米汤生煎包”的定义是“以面粉、猪肉为主料,用米汤起底皮酥脆,具有表皮浸白、质地柔软、底部金黄、馅细嫩滑爽、咸鲜适口微带回甜特点的包子”。
有意思的是,对“米汤生煎包”的感官也提出了要求,并在发布中用表格形式罗列,一、色泽:表皮浸白、底部金黄。二、气味及口味:咸鲜适口、微带回甜。三、形态:大小均匀、褶皱均匀、丰满美观。四、质感:表皮柔软、底部酥脆、馅细嫩滑爽。
另外对“怀粮生煎”也作了其它方面的介绍,如“烹饪器具配置”有“燃气炒菜灶”、炊具是“平底煎锅”。计量器具为“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计量器具”。
关于“怀粮生煎”制作工艺、原材料构成,调味料搭配等方面、将在后面文章中给予专门报道,请届时了解详情。
(本文完,欲知后情,请看下一篇报道《百年品牌怀粮生煎:非遗小吃在时间中的沉淀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