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普呢?
其次,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假新闻”、“谣言”甚至“骗局”屡见不鲜,并且它们往往会混淆视听甚至误导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假新闻”的存在也使得公共话语空间变得愈加复杂和危险。而良好品质、可靠可信赖来源、真实准确报道事实才能有效应对上述情形。针对以上问题,《Science》杂志曾经发表过题为《如何区分真正可靠新闻与假消息》,该篇文章介绍了五个判断真假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以及正确引用数据等方面技巧;此外还有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事实核查验证功能等工具帮助人们筛选出真正有用且具备参考价值内容。
最后,在社交网络盛行之际,“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多数年轻人获取信息渠道之一。“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就在于:时间短暂;内容零散;形式小清新风格多元;语言表达灵动幽默感强…… 科普作者须抓住年轻群体心理特点保证“兴趣点”,力求让自己编写内容能够迎合年轻群体口味需求,并能够吸引他们进入到更深层次认知探索中去。
总之,“科普”作为一种形式传播着正确性思想, 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承载着重要意义——推动全民素质提升, 填补落差缺口, 推进文明进步. 能否成为一个优秀权威标志既取决于其本身规范程度, 也取决于广受欢迎程度. 盼望未来,《国家天文台》《中国地震局》等单位能够配合各级政府加强资金投入建设相应平台与频道; 同时期待同侪间互相竞争创作出更加精彩纷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