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方作为泰山管理学院的创始人,常年在网上发布一些创业心得。
他认为,越喜欢道德绑架的群体,现实当中是越小人的,越喜欢叽歪他人。

如果我们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就会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层体验。
君子是讲规则的,他们尊重人性的自私。
当人积累的财富和修养到一定程度,他就会有精神方面的需求。
而这种追求一定是利他,而草根也就是底层是无法到达这种程度的。
马方的潜台词就是,富人和优秀是一体的。
富人因为有精神方面的追求,一定是利他的,而底层就是利己主义者。
有网友表示,马方应该是没有看过巴尔扎克的《葛兰台》,不然不会有如此令人作呕的判断。

在这里,马方显然是把上流社会的富人阶层当成是优秀群体的代表,认为这些事业有成和巨量财富拥有者,就是社会的精英。
但是他弄混了一个概念,把财富积累和道德修养并列。
穷并不光荣,但也不是罪恶。
财富拥有者和上流阶层并非就会有利他的精神追求,现实当中也出现过不少贪婪无厌且失德于社会的"成功者"。
财富积累和道德修养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上层和底层都存在利他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富人和有权势的群体,他们不需要道德绑架,并非是因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就比较高尚,只是不需要而已。
道德是源于一种负债感,它是一种权力意志。
富人和有权势的群体通常本身就拥有了"权利",自然就不需要对外进行道德绑架和审判。
而草根阶层恰恰缺失的就是这种权力,因此,他们时常需要在不同场合展示这种意志,而表示出来的形式,就是道德绑架。
我们不能因此认为,财富拥有者因没有展示出道德绑架的样子就是君子,而草根时常展现出道德绑架的姿态,就是小人的。

在这里,只是各自处境的区别,并无道德修养高低的区分。
因此,把道德绑架单纯和草根、小人联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正所谓没有道德就是道德本身,无可拯救就是拯救本身。
当我们刻意去区分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时,本身也是落入一种人为的权力意志。
部分网友讥讽道,马方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隐含这么一个论断,我是既得利益者,财富分配已经完成,如果你想动我的蛋糕,对他人的胡作非为指手画脚,那么你就是小人。
而君子之交淡如水在马方看来,已经不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不伤害的良知,而是转换成别来打我主意的规则防范。
优秀的富人是"不配"谈道德的,因为道德绑架也是道德的一部分,只有作为底层的草根,才需要道德,而优秀的强者可以制定道德范式和相应的规则。
这或许就是法国作家拉布耶尔所说的人类困境,德行和才能无法遗传,但可以培养。
"民众缺少才智,伟人没有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