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转型, 实现我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实现富民强村总体目标, 我村将集中精力, 加大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 努力把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礼貌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镇委、镇政府提出的强禽畜、攻林特、带旅游、兴工贸发展思路, 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 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景
xx村位于××镇北部, 距离镇政府×公里, 东临××河, 西接××村, 南与本镇××村交界, 北与本镇××村接壤。全村版图面积×平方公里, 现有×个村民小组, ×户, 农业人口×人, 主要居住在×个自然湾, 劳动力×人。共有耕地×亩, 其中:水田×亩, 旱地×亩, 山林面积×亩, 水面×亩。××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指导思想:以__为统领,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 按照产业化富民战略要求, 立足实际, 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产业化进程, 提高产业化水平, 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本村特点, 从本村实际出发, 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手段, 加强规划, 分类指导, 实现产业富民, 科技兴村, 生态和谐, 全面发展。
2、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品, 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品。
3、服务城市, 富裕农民的原则。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 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做精做细特色产业, 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同时, 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经验和项目返乡创业, 增强自我发展本事。
4、科技为先, 合作经济带动的原则。切实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根本途径。按照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 经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 引进示范和推广动植物新品种, 品种改良、节本增效、产后加工增值、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点技术,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以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对本村产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 强化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服务功能。
5、整合资源, 重点突破的原则。统筹安排, 优化资源配置, 适度整合项目资金, 适当集中物力财力, 向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倾斜, 努力实现投资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使优势特色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
三、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 到20xx年基本实现主导产业构成规模, 特色种植, 规模养殖两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到达xx00万元, 农民人年均纯收入xx000元以上, 年均增长15%。
主导种植业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进取引进优良品种, 稳定优质水稻、优质双低油菜等主导产业作物的种植面积, 到20xx年优质水稻和优质双低油菜分别为×和×亩。
养殖产业不断做强禽畜产业, 按照政策扶持、能人带动、转变饲养方式, 新建土鸡养殖基地1个, 新建养殖水面150亩, 到20xx年使全村土鸡、蛋鸡年养殖规模到达80000只。开发沿河荒滩发展水产养殖, 水产品养殖面积到达300亩以上, 并逐步实施猪-渔循环养殖模式。
特色产业进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充分利用本村农民有多年种植××历史的优势, 经过某某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 逐年扩大优质××面积, 到20xx年种植面积突破600亩。
劳务产业认真组织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每年培训农民300人次, 不断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做到户均有1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年输出劳动力380人, 实现劳务收入380万元。
合作经济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主导产业和劳务产业, 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采取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的方法, 鼓励支持能人, 依托市场、基地, 多形式、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重点培植种养植业和劳务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 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
四、基础设施和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硬化组-组共2.5公里的生产道路, 解决以上×个组群众
生产条件差的实际困难问题。
2、新建机耕桥座, 其中××湾1座、××湾1座、××湾1座、××湾1座, 为产业发展供给便利。
3、新建送水渠共2500米, 为畜牧业、种植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争取项目投资整修优质水稻、油菜生产面积所需的排、灌两用水沟6000米。确保沿河5个组750亩耕地抗旱和防汛安全。
5、扩大建设土鸡养殖基地20亩, 配套建设300米道路和低压线路、整平地基、挖通600米排水沟、建1500米围墙、接通自来水管等。
(二)甘蔗基地配套设施建设资料
从20xx年开始, 5年之内将我村××基地种植规模发展到600亩, 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
1、兴建装机22KVA的电力提(排)水泵站1座;
2、兴建水泥送水渠1500m, 管渠850m;
3.基地内2.5m宽水泥生产道路2500m;
4、通往基地的低压电力线路800米和相关配电设施;
5、机动防治病虫害器械20台套;
6、电力喷灌设备20台套;
7、用于值班照管的房屋及××产业合作社办公用房共120㎡;
8、用于贮藏××的混凝土调温地窖20口, 每口容积为60m³;
9、育苗专用塑膜大棚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