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炒地皮游戏,又称为双升、拖拉机升级等,在有些地方也叫“双扣”,但与江浙一带常玩的以争上游为目标的双扣有本质的不同。之所以也叫“双扣”,可能是由于在这个游戏中,一方在打“J”和“A”时,有可能被另一方用“对J”或“对A”双扣,将级别拉回“2”,即所谓“双J到2”或“双A到2”,并且为死“2”,不能直接升级。这是这个游戏最富戏剧性的变化,也是玩家乐于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基本玩法与地区差异
在掼蛋普及之前,炒地皮是一种相当流行的玩法。总体上,全国各地的规则都差不多。一般的规则和打法,这里不详细介绍了。打牌双方以抢分和控分为目标,80分是关键。庄家一方要想办法控制闲家获得80分,从而继续升级,而闲家一方则需想办法获得到至少80分而做庄。各地玩法的主要差别在于以下几点:

(一)升级规则。多数为10分一级。即闲家拿到80分即可上庄,每多10分可多升一级,庄家相反,控制对家拿分,每少10分多升一级。如果让对家一分未拿,则叫“剃光头”,可直升(后述)。无论是庄家还是闲家,75分等于70分,65分等于60,余同。但5分不等于0分,而是相当于10分。但有些地方规是略有不同。
(二)2、J、A必打与死2、死J。所谓的2、J、A必打,是指这几个字升级时不能跳过,必须做庄打过。例如,庄家打9,但对方只获得20分,按10分一级,庄家可升6级直接打“A”,但不行,只能升到“J”而打“J”。“2”也作为必打字时有几种情况,起始把2必须做为庄家打过(控制对不能拿到80分)才行,俗称“出被窝”。当庄家打“J”而被闲家用“对J”(必须是最后一手牌)将庄家“J”到2时,视为死2,必须争上庄而打过。但若是被“单J”J到2,则是活2,可以直接跳过升级。但“J”都是死J。不管闲家用“对A”还是用“单A”将庄家A回2或J,这个2和J都是死2、死J。通常单A只将庄家A回J,只有双A才把庄家A回2。
另外一种情况,庄家无论打哪一级,如果能控制对家拿0分,即“剃光头”,都直接升到下一个必打字。例如庄家打2,让对家剃了光头,下一把可直打“J”,如果在打“J”时,让对家剃了光头,则下一把直按打“A”。因此,运气好的时候,庄家三把牌即可从2打过A。

(三)定主牌或将牌。这是炒地皮游戏中富有变化性的元素。通常牌局开始时,双方都打2,通过亮2定主(将)牌花色争庄。谁先抓到2抢亮,这一方便是庄家。但先亮出的花色不一定是最终的将牌色。因为牌抓完后,可能另一方抓到“对2”而反掉。一般只是第一把牌由抢亮或反牌定庄,以后全以分数定庄、反牌定将。这方面,全国不同地方的差别比较大。
一是开局定庄定将的差别。一种情况是最先亮牌的不是庄,而由最后定将牌的一方定庄家。如一方某家先抓到一个方块2亮出来了,在有些地区,无论另一方反不反将,这一方在这副牌中都是庄,但将牌由是否被反确定。而在有些地区会出现另一种规定,即如果另方用一对黑挑2反了将,那么反的这一方就成为庄,黑挑是将牌色。
二是反牌顺序和要求的差别。反牌得按座席来,这在各地都是一致的,但花色顺序各有不同。有些地区规定反牌必须按黑挑、红桃、方块、梅花的从小到大的顺序反牌。即如首亮花色为梅花,其他如抓到方块或红桃或黑桃对,可以反将。但首充亮花色为方块,则只能抓到黑桃、红桃对才能反将。如果首亮花色是黑桃,其他人即使抓到对子,也反不了。但有些地方没有这种规定,只要是对子就可以反。
有些地方则规定,反将的一家除要能抓到对子外,还必须抓到一张王牌(大王、小王均可),或两张王牌(对子也可,不成对也可)才能反,俗称“带王反”。只不过不同地区带几个王,还是带对王,按不按花色顺序反等,也有不同。
三是亮主牌和扣底牌。这在全国差别不大。炒地皮游戏与掼蛋游戏要将牌全抓完不同,必须留8张底牌,首次底牌由庄家中的一家(通常按座席确定)全抓换牌(称“打底牌”),如果有人反牌,则由反牌的接着交换底牌(打底牌),直到无人反牌为止。但第一把牌的首次底牌由先亮的一家或最终反牌定将的一家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