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梗概:出门前一定要准备好的东西......
一句话梗概准备得越早越好,它是能够准确描述电影主人公及情节主线的一到两句话,有的人则坚持其只能保持在一句话以内。
但是如果这句话被硬塞得语法错位以致晦涩难懂,我认为也可以把它拆成两句话。
一句话梗概介绍了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因此要尽量多地使用动词。动词体现了其中的动作,而这是做一部好电影的关键。
你会想要体现出影片的精髓,并在跟大多数人讲述的时候激起其“我想要去看!”的反应。如果这是一部喜剧,那么这一句话梗概应该显得滑稽有趣。
如果这是一部纪录片,那么你会希望它能非常高效地说明片子的主题,这样听众才能立即对相关话题有所反应。
如果别人在听了一句话梗概之后毫无兴趣,那你需要不断修改直到它能引起关注。
如果修改之后仍然反应平平,那么有可能你的影片还不够好,而你需要修改剧本或者大纲直到够了火候。
一句话梗概可以帮助检验现在手头的项目是否有潜力。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梗概之一来自于自己几年前制作的一部叫做《团队》的影片。
这部纪录片由詹姆斯·马什和贝西亚·威诺格拉德于2004~2005年导演完成。詹姆斯写的一句话梗概——
“《团队》横跨2003年春夏,历时五个月拍摄而成,记录了纽约一家机构招募并训练无家可归人士组成的一支足球队,参加位于奥地利格拉兹的首届年度无家可归者世界足球锦标赛的故事。”
大多数人都被这个一句话梗概吸引了,而我们也因此凭着两位联合导演写的短篇大纲而为影片募集到了资金。不要低估了一个好的一句话梗概可以产生的作用。


1. 一句话梗概的创作
创作一个优秀的一句话梗概需要相应的技巧,并且有一定的规则。
以下是戴维为创作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梗概而提出的关键要素:
1 基调与类型
你剧本的基调(tone)与类型(genre)是什么?如果你的一句话梗概里描述了一个机器管家充满逗乐的冒险旅程,那么一般会推断这是一部具有科幻元素的喜剧。
但是如果描述里面有任何造成困惑的可能,那一定要把类型与基调明确起来。
2 有动机驱使的主人公
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你剧中的英雄需要克服自己什么样的缺点?是什么动机驱使主人公去完成他或者她的目标的?
一句话梗概(以及你的剧本)的主语应该是你的主人公。我们必须同时理解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主人公前进。
为什么是这样的主人公出现在这一个故事当中,主人公的动机可能是一个情感上的问题、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或者一个发生在过去但是至今不能让他们忘怀的事变。
有时候只需一个形容词就足以让我们了解主人公的动机——不只是形容说“一个宠物店职员”,而是用“一个孤独的宠物店职员”;
不只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而是“胆小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要记住,这些并不是什么毫不相干的形容词;它们跟故事本身以及描述动机相关联。
“一个秃头的男人”并不能暗示任何动机,除非说故事里他正在追踪男子美发俱乐部的主席。
3 激励事件
是什么让整个故事开始发展?这个就是点火的火花,是推动整个故事向前发展的事件。
它将目标跟方向赋予你的主人公。激励事件是你一句话梗概的主体。
4 主要困难
如果没有什么重大冲突、困难,你可以直接写上一句“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后整个故事就完了。激励事件推动故事的发展,冲突就是故事本身。
为了能撑得起一百多页的剧本,你需要足够大的冲突。这里是提及主人公对手(antagonist)的好地方。
5 终极目标
这是故事的最后部分,即主人公所有努力所希望获得的结果。
这是主人所追逐并在影片当中超越任何其他事物而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你的剧本必须将其包括在内,否则就会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6 利害关系
一个很多人理所当然都会问到的问题就是“谁会在乎这个”,或者说“那又怎么样”。出于我们编剧的目的来解读,他们其实要问的是:“其中的利害关系(stake)是什么?”
故事的结果一定要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在乎。其中悬而未决的关键是什么?如果主人公达成不了其目标,那会发生什么?
换句话说,我们是在探讨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我们想要避免什么样的灾难发生?
7 扼要重述
一句话梗概的六大要素分别是:
(1)基调与类型
(2)主人公的身份和动机
(3)激励事件
(4)主要困难或者中心冲突
(5)主人公的终极目标或者渴望的结果
(6)利害关系,或者说如果目标不能达成会发生什么
一句话梗概的模板大概是这个样子:
(你剧本的标题)是一部拥有某种(影片基调)的(影片类型),讲述了具有(某种缺点、动机)的(主人公)在遇到(激励事件的发生)的时候,必须克服(主要困难)才能达成其(终极目标),否则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



不要被这个公式束缚了手脚。并不是所有提到的元素都需要全部列出来,而且也不一定总是按照上述顺序。
关键在于不管用什么方法,以最为经济的方式概括其中必不可少的信息。
我发现最简单方式是先写一个繁复笨拙的长句将所有元素囊括其中,然后再润色成文雅精炼的样子。
我和编剧、导演、制片人保罗·科特一同制作的影片《投弹手》的一句话梗概是:
“一部苦中带甜的、关于爱与家庭以及对德轰炸的喜剧。一位八十三岁的老人回去寻找他于‘二战’时意外轰炸了的村庄,并为过去的所作所为道歉。”
文章摘自:《创意制片完全手册》
(美)莫琳·A·瑞安 著 马瑞青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