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要正确熬制中药,首先要选对容器。最好用砂锅或搪瓷锅,因为它们受热均匀,性质稳定。不要用铝锅或铜锅,他们的金属活性比较强,很可能和中药中的一些成分产生化学反应。
2、现在一般通用的是有盖的陶瓷砂锅。此外容器空间应稍大,利于煮药时药液的翻滚。锅盖要高一点,可使水分充分挥发产生“流”。煎好后,马上去掉药渣,以免影响下次煎者效果。
3、在熬制中药时要注重加水量, 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过2-3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适当减少。一般一副药煎二到三次为宜。因为很多药一次煎不出有效成分。二次能煎出80%-90%的有效成分。煎药时不要频频加水,不利于药物的分解。一定要加的话,也要加开水。
4、在熬制中药时需要将药材提前浸泡,药物在煎前加水煎抖浸30-60分钟。冬天的时候可以用20-30度的温水,但不能用开水,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药材没有煮开之前尽量选择比较强的火力,煮开后再用小火,这样能维持稍微沸腾状态,避免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同时有利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析出。
5、除了要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外,也要注意服用方法。一般服药,是一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服药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下午3点左右为宜。滋补的中药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
6、解表的药物趁热喝,再喝点热粥或热汤面,然后盖上被子,利于出汗。对肠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尽量饭后服用,能减轻对肠胃带来的刺激。驱虫或攻下的药物空腹使用,见效迅速。安神药物尽量睡觉前服用,能增加镇静安神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