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温烫伤特征:低温烫伤痛感小:低温烫伤通常痛感较小,仅在皮肤表面出现红肿,水泡等现象。创面小但窗口深:低温热源持续作用于皮肤,使烫伤逐渐渗透至皮下各层组织。一般情况下,低温烫伤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
2、物品:暖宝、热水袋:“那几天”时,女孩子总是用暖宝、热水袋放在腹部缓解痉挛。尤其在冬天,更是女生、一些老年人过冬的必备良器。建议暖宝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不易过高,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或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热水袋不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
3、手机:手机导致的低温烫伤相对少见一些,但是大家都有过打一会儿电话,觉得手机发烫的经历。一些人更是抱着手机睡觉、煲电话粥,人们熬夜玩手机,睡觉时随手一丢,有时压着亮着屏幕的手机;长时间的和闺倘怕醒蜜、好友煲电话粥,手机贴近脸庞。
4、电热毯: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爷王卧床的老人,总是觉得冷,可率倘能在秋后就喊冷,用上电热毯。冬天更是电热毯整天都没有停过。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烫伤,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
5、处理措施:低温烫伤后,不要立即弄破水泡,以防发生感染。不要涂红药水,酱油等,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由于低温烫伤的创面较深且作用时间较长,传统的冷敷已无明显效果,此时应保护创面不受污染,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