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曾经遗憾去河南。第一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多年前的初夏。那时在读西安,淡淡的忧伤和西安燥热的天气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却没去成。河南终究成了亏欠的承诺。
1、河南在我心里一直是一方神圣而有韵味的土地。尤其是嵩山文化和古都洛阳。这个华夏文化的发源地,那座千年的古都。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河南开始被人们误解。它变得有些没落。以至于如今当我提起要去河南的时候,得到的答竟是“有啥好玩的啊?!”有啥好玩的呢?其实我也只是朦胧的。所以不懂答。
直到我站在少林山下的千年古刹旁,望着日落嵩山坳。直到我走在洛阳街头,感受到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直到沿着伊河两岸,走上西山石窟,望尽"颂信贪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直到走着走着,就觉得一个人也好,一群人也罢,就这样走吧,管他去哪呀!
2、洛阳一个久违的名字。总觉得自己前世和好它有不解的缘,那还是童年。小时候,有一本叫百花仙子的连环画,说得是中国第一个女皇武则天,在冬天下令百花盛开,在皇权的威势下,百花不得不逆时而开,独有国色天香的牡丹,不屈于皇帝的淫威,虽然她知道,反抗的后果是什么?不在权势面前低头。我很早就听到洛阳我很神奇美丽的传说,在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卦,后人以演绎,形成了河图与洛书的外图形。
脚踩洛阳地,心在洛阳城,我决定将自己完全放开,投入到千年古都和这趟迟来好多年年的”佛途。除了眼前的苟且,我们还有诗与远方
入口在伊河西侧,可以眺望到著名的香山寺。伊河霸码是黄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伊河、洛河撑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伊洛文明”也因此被西方一些历史学家称赞为“东方的两河文明”。
石窟经历了上千年的洗礼,很多都已经被破坏,有的石窟甚至是空空如也,留给后人的是残缺的美和无尽的叹惜。
在桥上看伊河,望远处的龙门桥,看两岸石窟全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另一面是一片美好的自然生态区,也很值得味。
我在这里又待了很久。非常喜欢在一处自己喜欢的景前静静望着的时光。那种全然不顾周围游客来了又走,也不用担心之后的行程如何的感觉。只是觉得,拍完照就走的话,其实根本就留不下什么东西。真正能留下记忆的,是你肯确切地待在这一段时间,静静坐一会。当你眼前的景色慢慢熟悉,不再新鲜时,你这才会开始留意一些细节。例如伊河时而驶过的船只,对岸西山游客们络绎不绝的场景,岸边绿柳随风摇曳的模样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嗅觉也开始灵敏起来。似乎能闻到不远处香山飘下的花香。这时才真的算是来过了。这种来过,没办法分享。这种来过,只属于你一个人。
2、白园与白居易墓。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悦绵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白园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过,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彩虹。
琵琶峰顶,在翠柏丛中,用砖砌矮墙围成圆形的墓丘,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眠之地。圆形墓顶之上芳草萋萋,墓前立有一石碑上刻“唐少傅白公墓”。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为琴箱。诗人精通韵律,又作千古之颂的《琵琶行》。此山、此墓、此龙门之地,是他长眠的最佳之处了。
3、白马寺 白马寺是洛阳的标志,号称“天下第一古刹”。此处无感想
4、夜的老集,寂寞的热闹老集“前直伊阙龙门、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是古洛阳历史发展的摇篮,又是新洛阳经济发展的基础。
黄昏走在老集,确实是一种很棒的享受。就这样听着周围的车水马龙,望尽人间百态。大店小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千姿百态,古色古香的房屋鳞次栉比。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其实一个人出来玩最怕的并不是没人帮你拍照。而是一到晚上,那种流落异乡的情景。若是在偏远的地区也罢,最怕就是那种热闹喧嚣的地方,你一个人走在这车水马龙的陌生中,越热闹,越孤单。
夜的老集依旧是人山人海,甚至比白天还要热闹。之前没有的小吃店铺摆了出来,形成一条街。
脑海里还是昨晚老集夜色,转眼已是眼光明媚了。今天将全天交给嵩山与少林,我要去细细欣赏嵩山慢慢品味少林。
第二天:嵩山与少林少林寺虽然美其名曰位于郑州市管辖的登封市境内,但实际上离洛阳似乎更近。
“香山红叶北方之最、嵩山红叶中原最美”
穿塔林,驾索道,游嵩山!从索道站出来,首先映入眼的便是如锅底状的登封海遗迹,想象着几亿年前,鱼龙从身边游过。想象几千年前,在太室山、少室山,大禹与涂山氏姐妹相遇于此。
绝壁栈道,一夫当关,天堑落石,大鸟独飞。悬空吊桥,只引游人两望。若是掉下山去,怕是几百年也不会被发现。在索道站的路上,遇到问路的游客,山顶壮观否?我想了想,和此处差不多吧!对方嘀咕,那还要不要继续爬?我头也没:大概爬山的乐趣就在于不停地爬吧
离开那一刻,黄昏的少室山下已是炊烟袅袅。我想,寺院的僧人们或许已经准备晚餐了。他们才是真正属于这里的人。他们将信仰和生活化一,摒除了尘世间的烦恼和欲望,在这动人的山林间一直写着少林这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