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第一天,经历了4天左右的战火洗礼,乌克兰首都基辅突然天降大雪,这场雪来得很意外,双方对于战事的部署从未提前做过“雪战”的安排。
这场大雪不大不小,无法阻止装甲的前进,但也恰好足够提供伪装。


首先看一下乌克兰当地的实际情况,从雪花的大小可以看出这雪并不小,当地离家出走的平民记录下这个时刻,在其冰冷的内心之中又增加了一丝寒意。
战争不但残酷,而且寒冷,户外寻找避难所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聚集在一起,一动不动的望着夜空下的雪,这种感觉犹如一场悲伤的电影。
浑身已经被鹅毛大雪覆盖过半,更令人唏嘘的是,人群中只有拍摄者在描述着:“我们好想离开这个地方,我们等待一个温暖的避难所”之类的言语。


除此之外,现场一片死寂,似乎就连乌俄的士兵也都回营地烤着壁炉喝着热酒了,大街上,只有这些像‘丧尸’一样纹丝不动的难民,我说他们像丧尸并不是贬义,我只是想表达战争的可笑,大雪纷飞,一切都停下来了,包括战争,包括乌俄互射的导弹,但同样也包括基辅的平民。
同样是停下来,平民停下的身影却是那么的凄凉。
现在,是俄乌冲突的第六日,首轮俄乌会谈已结束,双方已找到未来可能达成共识的要点。


虽然在谈判,但北约各国仍然在对乌克兰进行军事补给援助,无法再进行统计的弹药和战争器械仍然没有停止输送。
这场大雪让世界停止了,但“火药”依然在活动,或许接下来还会出现这种装备


这就是极地服,一种雪天当中作战的伪装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可一世的德军也是在苏联折戟沉沙,可以说俄罗斯这片冰天雪地的土地上,生生地扼杀了欧洲两大强国的崛起,根本原因就是极寒与雪地的不利条件成了进攻者前进的障碍。


目标锁定会很难捕捉得到,俄罗斯国大地大,在地理位置上比乌克兰还要整体靠近北极,俄罗斯人对雪地战争已经驾轻就熟,不但占尽了地理上的优势,也从二战中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对雪中作战的能力重要性。
这种白花花一片的地形,在空中打击地面部队的角度来看,实在困难。


如果我不说下面这张图是一辆雪中未动的坦克,又有谁能看得出来呢?


目前乌俄确实进入了谈判阶段,但随着北约趁乌俄谈判之际,疯狂补充战事器械和弹药给乌克兰的作风来看,俄军可谓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战前四大目标至今一个都没完成。
谁都能知道一直拒绝谈判的乌克兰,是不是借此机会拖延俄罗斯的进攻而主要目的是等补给呢?
这场雪下得很巧妙,未来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发生奇迹,世界重归祥和与和平,但现在骑虎难下的并非只有俄罗斯,所以另一种可能也不排除谈判崩掉,面对战事天平逐渐被扳平甚至反压、面对各种来自欧美的大规模制裁,俄军是否会掉进陷阱而怒火中烧来一次大规模猛攻基辅的操作?
希望这场雪是和平之雪,而不是北约的“预谋之雪”,希望美国推波助澜的天性能够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