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女儿那会儿,很多人得知我的预产期是9月份,几乎都表现出很遗憾的样子跟我说:“哎呀,如果孩子9月份出生,那上学就要推迟一整年了,太可惜了。”
甚至还有人建议我8月底提前剖腹产,这样可以让孩子早一年上学。
说实话,当时的我确实很纠结,甚至还想着如果孩子能早几天出来,赶在8月底出生就好了。

最终我女儿是9月6号出生的。
咱们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儿童年满6周岁方可入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满6岁后,各方面的发育才会比较稳定,会拥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面临女儿上一年级的问题上,我是好一番纠结,家门口的公办小学,孩子年龄没满6岁,就算差1天,也报不上名。

一开始我也有顾虑,女儿比同年的孩子晚一年上学,是不是有些吃亏了。后来也想开了,孩子没到年龄,还是跟着国家政策走,让女儿多读了一年幼儿园。孩子推迟一年上学,吃亏还是占便宜?一年级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关于让孩子推迟一年上学,一部分家长觉得吃亏是: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晚了一年上学,以后大学、工作都会晚一年,没有赢在起跑线。
一部分家长觉得占便宜是:晚一年上学好,孩子的心智会更成熟,社交能力还有学习成绩也会更优秀一些。

女儿推迟一年上学后,我发现晚一年上小学还是非常明智的。女儿在班里就受到老师重视,锻炼机会多,自然相对优秀一些。女儿的接受能力比班里很多同学都要好,学习上也从来不用操心,并且女儿自己的自信心也很足。女儿的心智成熟度、自理性,都比早一年上学的孩子好太多了。
刚上一年级那会儿,女儿班上有几个年龄稍小的同学,还经常发生尿裤子这些现象。从自理方面来说,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好,这无论是老师还孩子来说,都会带来一些压力和麻烦。
还有一些年龄小的孩子,难以适应小学生活,学习能力跟不上,对孩子的自信心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在我看来,既然孩子的年龄没到入学门槛,不妨就让孩子推迟一年上小学。至于担心孩子上学比同龄人迟,会输在起跑线上。
童话作家郑渊洁是这样认为的: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起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比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会有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

孩子的学习之路、人生之路,并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长跑,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赶场子。如果孩子还没有到入学年龄,不如让孩子推迟一年上学,让孩子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我女儿推迟一年上学,我觉得不存在吃亏,也不存在占便宜。如果孩子年龄满6岁了,跟着国家政策走,让孩子入学;如果孩子年龄还没满6岁,达不到入学要求,不妨就让孩子再玩一年,晚一年再上小学。

从孩子的胎教到学习,咱们很多家长好像一直都在争分夺秒地你追我赶,唯恐落于人后,家长始终在焦虑着。
孩子的人生很长,怎么会因为起步早晚,而定终身呢?
关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总是盯着孩子上一年级的早或晚。孩子在上小学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是进入小学厚积薄发的优势。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咱们一起来聊一聊。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让孩子学会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学会和同伴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更是要培养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沟通能力,这也为孩子日后的小学生活打下基础。
“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学习成绩,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过。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可以自己上厕所,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等等。小学老师主要是来教孩子知识的,在生活照料上可能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因此,具备懂礼貌、讲卫生、有责 任心等素质的孩子,会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结语:孩子爸甚至还跟我开玩笑:女儿推迟一年上学,有一个最实际的好处,你看,同样是60岁退休,晚上学的孩子少上一年班。
好有道理的样子,哈哈!
不管孩子几月份出生,早上学,还是晚上学,咱们都不没必要太焦虑。孩子的人生很长,在这场长跑中,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而不会因为起步早晚而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