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鼻草约是由哪个官员派去议和的

生活小百事通 2025年11月10日 阅读 (64)

在晚清时期,由于国力孱弱,统治者又懦弱无能,故而被西方列强欺负得惨不忍睹,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没少签,比较有名的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瑷珲条约》,各种割地赔款,各种主权丧失的干干净净。而这期间,还有一些没有签订的条约,或者说是草约,而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晚清时期没有签订的一份草约。

穿鼻草约是由哪个官员派去议和的(1)

在列强入侵的时候,朝中文武大臣分为“鹰”派和“鸽”派,也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起初是主战派占据上风,但由于清朝军队的战力实在太差,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几次交锋失利后,主和派就占据了上风,而接下来要说的这人,就是典型的主和派,不仅是主和派,还是主降派,这人就是琦善,满洲正黄旗人,全名博尔济吉特·琦善。

这琦善出生于贵族家庭,世袭一等侯爵,他的父亲曾任热河都统;所以这琦善的起点很高,没通过科举,直接就从正五品起步,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历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东河总督、成都将军、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就成了“替罪羊”,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穿鼻草约是由哪个官员派去议和的(2)

而林则徐的两广总督的位子,就交由这琦善来接替了,这两广总督乃是满清的封疆大吏之一,乃是广东、广西的最高统治者;这琦善去当两广总督,本来就是去善后的,为的就是与英军议和,让英军撤兵;这琦善到广州后,第一件事就是撤走炮台守军,并派广东人鲍鹏去穿鼻洋向英军求和。

当时双方草拟一份议和条约,名叫《穿鼻草约》,为何叫草约呢?因为这项和约根本就没生效;《穿鼻草约》的大概内容就是清朝方面将香港本岛及其港口割让与英国,但清朝可以在香港设关收税;清朝赔偿英国政府600万银元,五年交清;双方官吏平等;广州复市;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并归还定海。

穿鼻草约是由哪个官员派去议和的(3)

但由于涉及到割让领土的事宜,道光皇帝也一直没给批复,所以琦善并不敢直接签字;但英方的代表查理·义律却私自将这份还没签订的草约给公布了出来,这下可捅了大篓子了;无论是清朝还是英国,都不承认这份草约,道光皇帝以琦善擅自割让香港,令锁拿解京问罪,英国政府认为草约索取的权益太少,将义律撤职。

其实啊,这琦善还真的挺憋屈的,为何呢?因为最后清政府无力抵抗英军的进攻,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五条,第一、割让香港岛;第二、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第三、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第四、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第五、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这可比《穿鼻草约》中的内容要苛刻得多,但道光皇帝依然同意了。

穿鼻草约是由哪个官员派去议和的(4)

不得不说,这晚清,真的是烂到根子里去了,道光皇帝作为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前期顾及颜面将琦善撤职,表明清王朝不会同意割让领土这等屈辱的事情;但之后,却在更加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上签字,为何呢?因为之前有《穿鼻草约》铺垫啊,清王朝可以对天下说,由于琦善的那一份草约,使得清王朝不得不割让香港,反正“锅”是让琦善背了,这等关键的国家大事面前,还勾心斗角,想着美化自己,如何不烂?

而这个琦善,其实也并没有被治罪,反而是进一步加官进爵,先后任驻藏大臣、热河都统、四川总督、陕甘总督等职,而且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还作为钦差大臣到江北扬州组建了江北大营,并率军收复扬州,后病死于军中,死后赐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依总督例赐恤,谥文勤,这文勤也算是个不错的谥号了。

精彩内容尽在问答鸭,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不错,别忘了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正六品官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正六品官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从六品:县处级正职加。清代从六品的代表官职——州同,基本相当于现今县级市的高配副市长。正六品:厅局级副职减。清代正六品的代表官职——通判,基本相当于现今地级市分管民政、财政的副市长,但不兼任市委常委,为一般副市长。正二品:国家级副职。清代正二品的代表官职——巡抚,基本相当于现今兼任政治局委员的省委书记。

    2024-04-03 阅读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