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9日,在吉林都市剧场播放了一部名为《大西南剿匪记》的电视剧。
这挡电视剧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名为“郑幺妹儿”的女土匪,带领一帮匪众,打家劫舍、袭击人民政府,最终经过一系列曲折经历,终究将其抓获的故事。
此剧已经播出,立刻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收视率也不断提升,一度打破了电视台的手收视纪录。
毕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土匪”一直都是“邪恶”、“霸道”、“劫财杀人”、“为非作歹”的代名词。

剧照
几乎没有人对他们有好印象。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档电视剧的主人公“郑幺妹儿”,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原型人物。
而且,在解放军将其抓获以后,毛主席还曾经亲自下令,免除了她的死刑,放了她一条生路。
这也让这名当年在全国都出名的“女匪首”,命运从此改变,甚至还改邪归正,多次为大西南地区的缴费事业立下了功。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毛主席当初为何要下令不让杀她?她又为国家干了哪些事情呢?

剧照
1953年8月初,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抗美援朝的战事也刚刚结束,放眼望去,国家到处都是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
而在大西南地区,由于遍布着山地和丛林,人口稀少,有些地方更是人迹罕至,所以,这也给一众“土匪”提供了生存空间。
为了彻底肃清全中国的土匪势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专门派遣了西南军区的野战部队,花费大量的时间前去执行“剿匪”任务。
在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以后,大部分的土匪已经被剿灭干净,只剩下了分散的小股势力还在作案,于是,当地政府和解放军,又开始针对这些残存的土匪进行“对症下药”。

大西南山村
而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则在其中起了大作用。
8月21日,夏天逐渐过去,秋日悄然地来临,可在贵州的深山之中,闷热的气温仍然在包裹着人们的身躯,使大家的心情都十分烦闷。
而更令人们闹心的是,在贵阳的西南山区中,几个土匪势力,仍然守在山寨里,一时之间难以攻下。
“我看不如让我一个人去,这样他们也能够放下戒心。”
在解放军驻扎在当地山脚下的“剿匪”指挥部里,一个相貌姣好的女子,对着面前的一众指挥人员说道。
听到女子的话语,在场的指导员经过一番思虑后,回复到:“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剧照
当天下午,这名女子与解放军的一支小队,策马来到了进山的路口。
临别前,这支剿匪部队的指导员还专门向其嘱咐道:“如果劝降没有希望,那就赶快出来,我们会派人在周围策应你。”
面对着解放军指导员的嘱咐,这名女子斩钉截铁地说道:“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只见她一抽马鞭,大喝一声,骑着马冲进了这片山区当中,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视野范围之内。
过了两个多小时,眼看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黑,却仍旧不见女子返回的踪迹。
解放军的心中也顿时开始紧张了起来。

又等了片刻以后,还没见女子回来,于是这名指导员就向身边的警卫人员下达命令说:“准备布置阵型,一会儿向里面发动强攻!”
然而,话音还未落,只见远处隐藏在山林的小道上,出现了阵阵马蹄声。
不一会儿,这名女子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而在她的身后,还带着一群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大汉。
当这群人出现以后,大家都知道,“陈大嫂”劝匪投降的计划,又一次成功了。

而算上这一次,已经是“陈大嫂”在一个月内,劝降的第5批藏在山中的土匪了。
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减少我方的伤亡情况,自然是让解放军和当地政府十分高兴。
大家纷纷夸赞着“陈大嫂”是“巾帼英雄”,为人民立下了功劳。
然而,最为戏剧的是,这位饱受称赞的“陈大嫂”,在半年之前,还是一名贵州当地最大的“女匪首”。

“陈大嫂”本名叫做程莲珍,是个出生在贵州长顺县山区当中的布依族少女。
在年轻的时候,程莲珍生得十分好看,十几岁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美人”。
也正是由于名声在外,所以被当地的大地主陈正明给看中,将其娶进了自己的家门,当做自己的二房。
虽然是地主家的小妾,但是,由于程莲珍性格极为泼辣独立,所以也没有人敢欺负到她的头上。
在过门以后,程莲珍给陈正明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人也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

民国时期结婚照
由于少数民族有打猎的习俗,所以在那段时间里,程莲珍也利用陈家的资源,练得了一手好枪法和高超的马术。
这为她之后传奇的人生经历奠定了基础。
本以为一家人能够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然而,没过多久,陈正明因为患上了重病,不幸离开了人世。
由于陈正明对程莲珍十分喜爱,所以在临终之前,也立下遗书,将许多家产分给了她们母女二人。
结果,这引起了陈家其他家属的强烈不满。
“一个妾室,竟然能够分得一套大宅院和千倾良田,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在陈正明的丧事刚刚办完,陈家的几个远方亲戚,就想要从程莲珍的手中,将这些家产强行抢夺过去。
他们纠结了100多名家丁,拿着火枪和砍刀,就向陈正明的宅院冲了过来。
面对着这样的架势,陈家的其他女眷早就已经被吓破了胆,哭着喊着想要离开此地,保全自己的性命。
然而,程莲珍却十分稳重。
她立刻将陈家里面的几十个长工、短工都召集起来,然后也给大家分发了火枪和弹药。
“弟兄们,今天他们来抢我家的东西,要是得逞的话大家以后都没饭吃了。不过不用担心,别看他们人多,只要你们听我的,照样打得他们跪地求饶!”

剧照
程莲珍讲话时所散发的气质,立刻将在场众人震慑到了,大家都知道,这位“二奶奶”的身手十分了得,而且平时也将家产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对她也十分信服。
众人立刻组织起来,在地主大院的高墙上组建了防御阵线,随即对冲过来的打手们一阵猛打。
在这场交火当中,程莲珍双手持枪,瞄着冲上来的敌人,一枪就能撂倒一个,枪法十分精湛。
眼看这冲在前面的人一个接一个得被程莲珍击倒,伤口不是在头上,就是在心口上,这可吓坏了其他人。
于是,他们纷纷开始逃窜,程莲珍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将这100多名家丁全部击溃。
而这次的打斗,让程莲珍名声响彻了整个贵州,大家都知道在波龙乡板沟寨有个会使双枪、枪法极准的“陈大嫂”。

不过,虽然打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但是,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仅仅靠着自己“一介女子”,是难以一直支撑下去的。
于是,程莲珍在一番思索之后,决定拿钱去贿赂隔壁白水乡的乡长、同时也是原国民党第八十九军的一个营长罗绍铨。与其攀亲结友。
能够与身手如此矫健,而且拥有着几十名家族武装的程莲珍交好,罗绍铨自然是欣然同意。
后来,在他的主持之下,他的弟弟罗绍凡与程莲珍结了婚,两个人在惠水县城关镇上马路购买了一处住所,从此以后便同居了下来。

然而,罗绍铨之所以怂恿弟弟与程莲珍结婚,目的就是想要侵占陈家的家产,所以,在结婚以后,没有了资产的程莲珍,也只能跟随着罗家的两个兄弟一起生活。
在他们的影响之下,程莲珍也逐渐养成了一股收租纳粮的军阀土匪习气。
1949年,解放军攻打贵州。在将贵阳解放以后,紧跟着惠水县和长顺县也被战士们打了下来。
眼看已经解放军作战能力十分强劲,国民党部队已经难以支撑,于是,罗家兄弟带着程莲珍,前往山上,投奔了一直在私下里跟他们“合作”的土匪头子曹绍华,也当起了大西南山林中的一伙土匪。
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为了躲避解放军的追剿,罗家兄弟和程莲珍一直藏在长顺县与惠水县交界的山林里。
有时躲在山洞中,有时守在山寨里。

程莲珍
有好几次,程莲珍的踪迹都被解放军和当地政府所发现,然而,由于她的身手过于矫健,再加上对地形的熟悉,这让她每次都能成功逃脱,并且她的一手枪法还给解放军带来了不小的损伤。
眼看所向披靡的解放军,都难以将程莲珍抓到,这也让她本就传奇的名声,一下子传到了全国的范围。
一直到1952年秋天,在马脚坡一带,再次发现了他们这一众土匪的踪迹。
经过一番交火以后,解放军成功将罗绍铨击毙,并且还消灭了大部分的土匪,只剩下罗绍凡和程莲珍带着一小股残余势力逃向了大山之中。

那个时候,曹绍华的匪兵也已经被彻底剿灭,程莲珍等人彻底成为了“瓮中之鳖”。
1953年初,在深山里躲避了三个多月以后,由于缺乏物资的支持,这股土匪势力逐渐开始自我瓦解,而罗绍凡和程莲珍也终于难以支撑下去。
罗绍凡在将自己化妆成为小贩以后,抛下程莲珍,独自逃到了贵阳。
结果被一个曾经在罗绍凡手底下当过兵的人给认了出来,随即被解放军所抓获。
而程莲珍则改名换姓,又嫁到了一个姓韦的村民家里。
结果因为其出众的相貌,没过多久就被路过的同村村民给认出,将其举报给了当地政府。

1953年2月25日,在经过严密的布置以后,当地政府出动了一个加强连的部队,将程莲珍居住的永合村团团围住。
当其出门买菜的时候,早已埋伏好的十几名战士们一拥而上,终于将这名“名震全国”的女匪首给抓获归案了。
由于程莲珍的名头比较大,所以西南军区的参谋长李达也亲自操办了这起案子。
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西南军区初步决定,由于程莲珍罪大恶极,多次伤人,应当予以枪毙。

李达
然而,李达确认为,在贵州省的布依族,将这个传奇的女匪首当做她们的英雄,如果真的将其枪决,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民族之间的矛盾。
于是,在一番思索之后,李达将这件事报给了毛主席,希望请中央帮忙定夺。
而毛主席在仔细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写信回复西南军区道:“程莲珍也是被地主阶级和军阀势力所迫害的劳苦大众,应当根据情况从轻发落,对其思想进行改造,最好让其戴罪立功,不必要判处死刑,切不可制造民族矛盾。”
得到毛主席的命令以后,李达当即下令,将程莲珍暂时扣押起来,不做死刑判决,等到6月举行公审大会以后,在对其刑期进行审定。

毛主席
到了6月5日,许多人为程莲珍求情,因为这些人都曾在程莲珍的庇护之下,免遭土匪的侵扰。
于是,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西南军区将程莲珍当庭释放。
没有想到自己不但没有死,而且还被释放了。
程莲珍对政府和毛主席十分感激。

晚年的程莲珍和家人
于是,在之后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主动提出,帮助解放军推行“剿匪”计划,先后劝降了12伙盘踞在贵州山区的土匪,极大地加速了土匪势力的平定,为老百姓安稳的日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57年,当贵州西南的土匪全部被剿灭以后,在政府的安排下,程莲珍进入工厂当上了一名工人,从此靠着自己的劳动过上了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