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在一些政府的报告或者政策里看到这些不同类型的村庄名词,大家能搞得清楚吗,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他们的区别吧。

就是人口自然聚集形成的村落,是祖辈们历经自然界的筛选或者是躲避灾荒搬迁到此,然后繁衍生息形成的村落。自然村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富有古老的气息。
每个自然村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寓意,张庄、刘庄这些一定是张姓、刘姓建立起来的村庄。XX岭、XX洼、XX沟则是根据该村所处地形命名的,还有一些跟历史名人挂钩的,还有跟著名事件相关的等等。

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管理方便,为了政令通畅减少行政成本,将若干个距离较近,关系密切的自然村合并到一起组成一个基本的行政单元。行政村才有村支书和村主任,行政村的名字一般会采用合并起来比较大、势力比较强的自然村的名字。
被合并的自然村目前多以村民小组的名字保存下来,比如张庄村的刘岭村民组;个别行政村的村民小组会采用数字的形式,比如张庄村1组、2组,这样的行政村里的自然村名字就会逐渐被淡忘,消失在历史里,可能你小时候觉得你的村名是刘岭,但是到身份证发下来你才发现原来是张庄村的村民,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这个概念多出现在镇域的镇村体系规划里,村全镇的范围来看,在以前,不可能每一个行政村都要设置学校,也不是每个行政村都要设置公交站点,或者农贸市场。这样在镇域的规划中会根据行政村的发展情况制定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中心村,中心村一般都是人口和面积比较大的村庄,中心村可以承接该区域内公共设施的配置,会对周边村庄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这个就是相对于中心村来说的,在镇域规划层面的位置不是很重要,仅保留作为一般行政村的职能就可以,超越一般行政村的功能可以到中心村办理或者到镇区办理,一般来说一般村的人口规模较小,地理位置也不优越,不具备中心村发展的优势和后劲。
这样说来自然村是历史形成的构成村子的最小单元,若干个自然村会构成一个行政村。发展条件良好的行政村会被规划认定为中心村,而发展条件较差的就是一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