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在大学读了半年,其实我感受特别深。当我们从“硝烟弥漫”的高考战场走过,从初人大学的欣喜中清醒,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在这不长不短的大学四年里,我们要怎么度过?
我听过有些人上了大学之后极度放松,整日混迹于网吧,虚度光阴;也有些同学学习非常刻苦,可是他们不知道大学毕业后究竟做什么,只是像高中一样看书考试。当被第-次补考通知惊醒时,当收到第一封来自招聘企业的婉拒信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与其等到大四后悔不已,不如从大一开始,就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的学业规划,使大学四年的学习都有的放矢。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大学四年是我们踏上社会的重要跳板,学业规划制订合理,行动快速到位,最后不成功都难。学业规划是平时努力的依据,也是对自我的鞭策。合理的学业规划为我们提供清晰思路,使我们对学业的实现过程有明确的认识,进而更有信心、勇气,达到自我完善。

大学和中学学习存在着很大区别。中学阶段,主要讲授一般性的 基础知识,记住公式与理论。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有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又包含许多门课程。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不断改善学习方法很有必要。
要学会合理分配选课时间,从四个学年看,大学学习最特别的是学分制,这是以前我们不曾接触过的,所以选课时要前紧后松,即大一大应该多选课,但是选课要有目标性,不能因为一时兴起选课,最后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为大三、大四考研、实习留出时间,防止考研时手忙脚乱。

大学两大问题: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闯社会,到底闯什么?
上大学后, 心态上的转变尤为重要。中学阶段,许多同学都是佼佼者,习惯了领先和胜利。然而,进入大学后,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比较的参照系发生了变化,脱离了中学时期的荣耀与繁华,原有的自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相比其他同学的多才多艺,自己似乎无所有, 十分苍白,一下子就觉得矮了几分,自卑感油然而生。
“新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角色的转换”,有位教授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会 “归零思考”,学会把过去的东西都放下,不要沉醉和局限于过去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才能重新找到个新的起点。

二是要学会“与众不同”,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超过别人。但是,我们一定有自己的某点所长是能够超过别人的。
三是要学会处理好两个关系全面发展与扬长避短。从整个大学生活来讲,学校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整体上的平衡,而不是面面俱到。
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扬长避短,不能过分追求完美,要根据社会需要、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的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等确立自己大学期间努力的目标。并根据确立的目标,做好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且确立 了你自己的学业目标,就要及早准备,付诸行动。

大学之前我们的目标大概只有一个:上大学。所以造成有些学生报专业的时候并不了解专业情况或是被调剂,那么我们可以咨询专业老师与已经毕业或读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采集他们的建议,也可以上网看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司的资料,方便我们制定合理的目标。当我们制订了学习规划,那么我们就要严格执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贪图过多的享受放松,而忘了自己的目标,最后无所成。
现在我才大学一年级,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梦想还未实现,我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