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漏斗漏掉的是子孙的奶粉钱》中,我说:“现代年轻人在恋爱结婚之前就已经有了子女‘奶粉钱’之忧”。主因有二:一是存在财富漏斗效应,二是负担过重。
财富漏斗效应,很多人并不认知,因为财富流失有时候是无形的。
而负担过重是实实在在。
2023年7月,《福布斯》发布“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税负痛苦指数152,全球排名第三,亚洲第一。一般人可能不去深究这个指数是怎么来的,2009年,中国这个指数排名第二的时候,也没有引起广泛的热议。
只要网上查询一下“税负”、“宏观税负”这些关键词,会出现很多很多的数据。其中学者的数据较多地反映出中国宏观税负偏重,而部门代表官方解释所提供的数据是偏高。依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在《中国税费负担有多重?应当减多少?》中所提供的数据,中国的宏观税负与发达国家持平,其中企业税负中国最高。
1.总体来看,中国宏观税负位于世界范围内较高的行列。而看政府支出结构,卫生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指数又属于世界范围内偏低的。这一高一低所形成的巨大落差,就构成了居民实实在在的负担。
2.企业税负过高,最终还是由居民来负担。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最终将企业负担转嫁给消费者,企业负担事实上还是居民负担。企业负担重其实是一个老话题,2017-2018年度,民企代表人物曹德旺爆出“跑路”背后真问题是“企业税收负担太高”,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浙江卫视《大牌对大牌》的采访时公开说:“乱七八糟的费太多了,光我们这个企业就500多种费。”后财政部和发改委两次出面解释情况,一次说实收317项,一次说剔除企业将单项重复入账的笔数,实收212项收费。
3.宏观税负重,导致价格机制的扭曲,最终还是由普通居民买单。如,与工资收入比严重不协调的高房价、医药中的暴利、燃油价格中的高额税费。即便是生活日用品,由于运营成本过高,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价格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部分人认为即使在高税赋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也能够维持高增长。却不知道这是大多数居民把生活这根弦始终绷紧的结果,而总有一天,这根弦会变得没有弹性和张力的,这就是现代年轻人“躺平”、不结婚生子的原因。
那为什么不在她还没有到达极限时松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