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知识——大小年。
这一节讲高考志愿填报知识——大小年。以前的时候如果有家里种地的或是种水果的可能会知道,有一年特别的丰产、特别的丰收,有一年产量就比较小。有大小小年说法,在这里把总专业的大小年放到高考中做一个知识点。
来看一下什么是大小年?某院校历年报考人数较多,叫源源高出计划数,形成都在争取少数计划导致录取分数高。而当年考生看历年录取分数较高,相对报考人数减少导致录取分数下降。如此循环呈现出录取分数忽高忽低的现象,称之为大小年现象。录取分数高的年份成为大年,录取分数低的年份成为小年。

如果小年、大年分数比较高,就可能就撞车了。如果是小年正好落水分数低,就撞大运了。这里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做一个例子,指的是二零一三年、二零一四年、二零一五年、一六年。

下面的线是个省控线,红色是最高分,绿色是最低分。绿色最低分在二零一三年,录取分数线三百九十七分。二零一四年录取分是四百零二分,但是到了二零一五年录取分数一下子掉到了三百五十分。到了二零一六年又到了四百零六分。如果二零一五年考的考生可能就要撞大运了,为什么?录取分数只有三百五十分。这是大小小年的意思。

看一下大小年产生的主要因素:社会风向、媒体舆论、招生计划人数变化。比如有的院校的某个专业今年招的比较多,或者第二年相对来讲招的比较少,都会呈现出一种大小年的现象。
专业和院校的冷热,特别是一些院校,比如在山东今年有两个院校,从原来的滨州学院和潍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改名叫做山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大学。而滨州医学院改名叫做山东航空学院,改名可能会造成了冷热的改变。像张泽东专门说过,结果导致滨州医学院改成山东航空学院以后,今年的分数还可以,相对还是比较低的。

像二零一四年分数肯定会提高,包括潍坊医学院改成山东英科大学。第二个是冷热跟语文是一样的。第三个是跟风填报。看了以后有一些大围,特别是像张晓峰说的很多人可能会跟风填报。

大小年的特性: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重点名牌大学,在录取当地都是非常难考的高校。越是处于热点地区,大小年一般是重点名牌大学,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不是所有的高校都会出现大小年现象,这个大学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

所以来讲分数去做对比的时候,比分数高个六十分,比分数高个五分八分的或者低个十分二十分的,也就说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还是要去对学校前后做个对比,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出现大小年,越是处于热点地区,招生人数越是少的高校就越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
像华西大学,就像四川的华西医科大学,在山东,在二零二二年,当时录取分数达到了六百九十分以上,六百九十分都能上清华北大了,但是在当时的时候在山东这边,在口腔专业可能只招了两个就找了,导致了一个非常高的内卷的现象。

·最后一个就是没有先知先觉的校控线,就是学校里自己也不知道,也不会去能够控制校控线的情况。
这是关于大小年的介绍,大家看了以后自己收藏转发一下,便于以后再找的时候比较方便找到我们的信息,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