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礼的典故有哪些

生活小百事通 2024年06月18日 阅读 (90)

风俗礼仪是世代传承的群体性的生活文化,它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始终,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又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多样的社会形态,又融汇了众多的民族及其丰富的文化。其中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所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各个民族又适应各自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创造出独特的风俗礼仪文化,正是由于各个民族和各个区域的礼俗的差异性,才造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风俗。中国的礼俗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对整个世界的文化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中国的传统礼俗文化在日本、韩国等国保存很多,毫无疑问,它将在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风俗礼仪对社会的运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谈到风俗礼仪,我们先要了解它的含义,其实风俗礼仪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民间风俗,一个是礼仪,二者都从生活中产生,但又有所区别。

所谓风俗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所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或社会规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民间风俗的优良传统,许多早期的史书都提到了风俗的重要意义,《汉书》说:“观风俗,知得失”。《新唐书》说“为政必先究风俗”,这些都成为历代国君恪守的金玉良言,统治者不仅会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委派官吏到各地考察民风民俗,比如《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就是周代乐官到民间搜集歌谣,了解各诸侯国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而形成的。在制定国策时都把这些风俗作为重要的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对普通百姓来说,,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根据当地的习俗行事,跟随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该地方忌讳和禁止的事情,避免违背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也就是所说的“入乡随俗,入国问禁”。(此处可以添加入乡随俗的故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汉语中,风俗和民俗的内涵很接近的。不过民俗一词语侧重于“俗”的主体:民众。而“风俗”一词侧重于“俗”的特性,即容易流传的特征。所以在本书中很多情况下,“民俗”和“风俗”二者是通用的。

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为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守。礼仪与典章制度的内涵比较接近,在传统社会,礼仪主要是针对贵族来说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礼仪渐渐地转化为社会一般民众的行为规范。

在强调德育教育的今天,我们讲述古代的风俗礼仪更有积极的意义。尽管传统的风俗礼仪有精华,有糟粕,但现今的社会道德是在继承古代优秀传统礼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这些礼俗往往体现于日常生活当中。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青少年对传统风俗礼仪知识了解比较少,所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风俗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礼”与“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层统治者总是把民间的“俗”规范化,体系化,并设官员加以管理。“一部《周礼》,与其说是周代的礼制礼法,不如说是周代民俗的礼制化和官制化”。应劭在《风俗通义》的序中有言“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正因为如此,统治者才会强调移风易俗,突出其教化的功能。“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对礼和俗进行了整合就是礼俗”

风俗和礼仪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二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上层统治者高举礼仪的旗帜,通过以礼化俗的过程,把其推崇的社会观念形态推向整个社会,使民众的世俗生活理性化,成为民众习而不察的日用之学。二者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并加强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之间的双向交流,同时增强了民众的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强化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要积极提倡精神文明的建设。研究中国古代的礼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风俗礼仪中有很多优秀的成分,诸如,重视天人合一,提倡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注重仪表、礼待宾客等等。这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公共规范,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常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不仅在过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对后世的礼俗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上千年的传统社会里,我们一直都很重视礼仪教化的作用,这又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现在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直提倡移风易俗,不是完全抛弃过去的传统去创造新的风气和习俗,而是要辨证地看待,批判地继承传统的风俗礼仪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2] 刘志琴《礼俗文化的再研究——回应文化研究的新思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精彩内容尽在问答鸭,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不错,别忘了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吕氏春秋有关对吗.

    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吕氏春秋有关对吗

    成书之后。吕不韦把它命名为《吕氏春秋》。他对这本书很看重,让人把书誊抄出来挂在城门,声称如果能改动一字,就赏千金,结果无人能改。此事之后吕不韦和《吕氏春秋》声名远播,震动诸侯国。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兼采儒,墨等各家之长,内容庞杂。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第一部有组织编撰的历史书籍。

    2024-04-05 阅读 (79)
  • 掷果盈车的典故是哪位帅哥.

    掷果盈车的典故是哪位帅哥

    潘安不仅长得好看,有才华而且用情专一。30岁的时候他的原配夫人杨氏去世,潘安一夜白头,并且终身没有再娶。所以潘安的女粉丝就特别的多。每次潘安一出门,美女们都朝他的车里扔新鲜的水果,不一会儿车里的水果就满了。有一个成语叫掷果盈车,说的就是潘安看到潘安每天都有免费的新鲜水果吃。兵器谱排名第一的帅哥是一个河南人叫潘安,家住郑州市中牟县大潘庄。潘安小时候就很好看,每次一出门就一群姑娘手拉手把他围在中间,不看够不让回家。所以潘安小时候就立下志愿,就是我长大了一定不能靠脸吃饭,要靠才华。于是他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了西晋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2024-07-10 阅读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