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味精?

生活小百事通 2022年08月07日 阅读 (79)

味精的化学名字叫谷氨酸钠,它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后提纯的结晶产品,因其有特别的鲜味而成为许多家庭以及几乎所有餐馆不可缺少的菜肴鲜味剂。

如何正确认识味精?

1、吃味精除了增加鲜味,提高食欲,味精在胃酸的作用下还会分解为谷氨酸,而谷氨酸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之一,它参与脑组织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可被脑组织氧化利用,对于改善脑疲劳及神经衰弱有一定的功用。但味精吃得多,会出现口干、头痛、乏力、恶心、胸闷、四肢麻木、腹胀等,有的人还有右上腹肝区疼痛等。这些情况尤其是在吃酸性食物后更易发生,这是与味精在酸性环境中更容易溶解有关。而且味精经不起高温处理,当烹调温度超过130摄氏度时,谷氨酸钠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它的毒性更大。所以使用味精应待菜肴烹饪完成后,把火关掉,在起锅前再加入为好,切勿在烧煮、焖炒时放入,更不要在油煎、油氽时加入。

2、吃味精除了增加鲜味,提高食欲,味精在胃酸的作用下还会分解为谷氨酸,而谷氨酸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之一,它参与脑组织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可被脑组织氧化利用,对于改善脑疲劳及神经衰弱有一定的功用。但味精吃得多,会出现口干、头痛、乏力、恶心、胸闷、四肢麻木、腹胀等,有的人还有右上腹肝区疼痛等。这些情况尤其是在吃酸性食物后更易发生,这是与味精在酸性环境中更容易溶解有关。而且味精经不起高温处理,当烹调温度超过130摄氏度时,谷氨酸钠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它的毒性更大。所以使用味精应待菜肴烹饪完成后,把火关掉,在起锅前再加入为好,切勿在烧煮、焖炒时放入,更不要在油煎、油氽时加入。

如何正确认识味精?

3、有的人在烹制任何菜肴时都要加味精,并认为加得越多越鲜,这也是餐馆里的菜肴千菜一味的道理。其实你对加了较多味精的菜肴仔细品尝,就会感到有一种似涩非涩的怪味。中国菜的特点是原汁原味,尤其是鸡、鸭、鱼、肉等本身有特殊的鲜味,经过烹饪后再加味精反而影响了纯正的风味,只有对那些原料本身不具有鲜味的菜蔬,在烹饪时加适量味精才是需要的。

4、有的人在烹制任何菜肴时都要加味精,并认为加得越多越鲜,这也是餐馆里的菜肴千菜一味的道理。其实你对加了较多味精的菜肴仔细品尝,就会感到有一种似涩非涩的怪味。中国菜的特点是原汁原味,尤其是鸡、鸭、鱼、肉等本身有特殊的鲜味,经过烹饪后再加味精反而影响了纯正的风味,只有对那些原料本身不具有鲜味的菜蔬,在烹饪时加适量味精才是需要的。

如何正确认识味精?

5、世界卫生组织规定1岁以下的儿童食品禁用味精,我国则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食品不得加味精。所以家长应让孩子多吃天然的鲜味食品。同时味精和食盐一样含钠,现在知道,摄入钠太多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因此从预防心血管疾病出发,味精也不宜多吃。

精彩内容尽在问答鸭,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不错,别忘了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味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味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味精有哪些危害1、概念: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用。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

    2022-08-10 阅读 (104)
  • 慎用味精——防止中毒.

    慎用味精——防止中毒

    1、炒肉菜不要加味精我们都知道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在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

    2023-01-30 阅读 (51)
  • 宝宝能吃味精吗.

    宝宝能吃味精吗

    宝宝少吃婴幼儿是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最好给宝宝吃原味的食物,让他体会食物的美味,避免之后偏食挑食。但加入味精过多,会掩盖食物的本味。

    2024-01-03 阅读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