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一有一个人看到装修公司的报价,别的不太懂,只是看到水电一项价格上万,自己了解到的水电改造不过两千。
2、果断放弃装修公司,自己找人装修了。实际情况是,装修公司是按照全部更换线路来报价的。自己找的水电工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用了一卷电线,3根水管。二者的价格相差很多,利润率来看,还是自己找的水电工赚更多。
3、案例二还有一个人不想被装修公司欺骗,选择自己购买材料,找人施工。木工完工后一结账,顿时傻眼了。材料用了不少,工资远远超出。原因是,吊顶时,普遍用了两层木工板。木工和主人说这样牢靠,不开裂。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工资按照用板量来结算,用的板材越多,工资越高。很多人感觉自己装修在自己的控制
4、案例三第三个为了自己省心省力,找到的全包公司。报价很诱人,材料都是大品牌,还赠送全屋电器。如此优厚的报价,果断签约。
5、噩梦开始了,装修公司总是不断的增项、加钱。合同价14万,决算价35万。最重要的是,拿着合同线律师看,律师看过后告诉他就算起诉也没用。
6、举这三个例子是想说明,感觉省钱的部分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付出。很多人觉得自己装修省钱,其实是没有把时间成本、试错成本、人情成本等等因素考虑进去,如果加在一起应该是趋向于市场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