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题三步,花5分钟。先读题。明确,这是一则时事,读题是抓住事件的核心。就是公交车上等不等孩子的母亲。
2、再确定自己写作的大致方向:等或不等。选择的依据是看自己对哪一个观点有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足够多的素材,能充分地说理。写成议论文更合适。
3、最后确定写作观点,拟定标题。就考生而言,认可需要等的会比较好写,能写出思考和感情,所以考生一定要选准角度,不要一味求新,关键是把情理说得透彻、深入。拟标题的原则是明确体现观点。如,认同可以等的,可用标题:等两分钟又何妨?
4、构思成文,花5分钟。考生在确定观点的基础上,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在试卷的空白处。写作思路,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一步步深入追问。如,是什么——事件事件上体现出一种人性关怀;为什么,写出需要等待的两三点理由;怎么做,对小男孩和母亲、乘客、公共、社会服务部门等可行性建议。
5、构思示例:标题:等一等又何妨开头,引材料,稍作分析,得出观点。100字左右。分论点一:等一等,体现的是公众对弱者的关爱情怀。200字左右。分论点二:等一等,停止抱怨,多一点宽容,就多一份和谐。200字左右。分论点三:等一等,现代文明社会更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性。200字左右。结尾:重申等一点的意义,不等的危害,扣题。100字左右。
6、行文需要注意,紧扣材料的内容进行写作,不必做过多的引申,否则有偏题的危险。如:由公交车上的等待,不能只抓“等待”一词写等待梦想的实现,等待机会的到来。等待一词在材料中的内涵应该是在当代社会处理与他人矛盾时的理性、关爱、耐心、尊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