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叙: 依时间先后顺序、空间转换顺序来描述事件。它的作用是能让事件有始有终,结构清晰,文章层次也显的明了。如果用一个东西来表示顺序记叙,就是念珠,时间有先后、空间有先后、娓娓道来。 举例:比如初中语文中的《老山界》一文,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记叙了红军翻阅老山界的过程。同样《老山界》也是按地点空间转移顺序来记叙的。
倒叙: 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它的作用是通过制造悬念,吸引住读者,使文章引人入胜。文学上的记叙方法其实和影视剧的描述手法是相同的,现在很多影视剧也往往使用这种方法,最典型的就是谍战剧、悬疑剧都是在用影视的方法来间接使用倒叙。 举例:鲁迅先生的《记一件小事》,朱德元帅的《忆我的母亲》等等。
插叙: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展开情节或描述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主线,插入一段与主线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它的作用是为主线服务。 举例: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为了描述闰土的人物形象,一句话“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副神异的图画来”,从而引出少年闰土的形象
分叙:又叫平叙 分叙的作用是为了描述错综复杂的人物、事件、关系等,因为记叙从整体上来都是顺序发生的,如果文章中有很多人物、事件、每个人物、事件间还有关系,这种情况下,要写得有条不紊,就得使用分叙。在听评书的时候经常听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是分叙的方法。 举例: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这两部小说人物都及多、事件、关系错综复杂,需要一个一个、一件一件、一位一位分开来记叙。
补叙:又叫追叙用忆的叙述方式,作者需要给读者交待清楚事件的前因,使事件逻辑顺畅。 举例:《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记叙了七个贩枣客商在黄泥岗迷倒了杨志众人劫了生辰纲,读者读到这里会自然有疑惑发问,同一桶酒,两拨人都喝了,但是杨志众人喝了就迷倒了。这时施耐庵先生就将晁天王等人是如何使用障眼法,当着面通过酒瓢下药的前因。从而使读者明了事件的过程,要不然逻辑不通嘛。
总结:记叙一般是立足当下,向未来或者过去推进,作者在实际运行用的时候并不会拘泥于固定的记叙方法,一切以人物、事件、逻辑关系需要而进行记叙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