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第1次听说中山大学的时候,下意识地以为它在广东省中山市,毕竟例如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等等基本上所有的大学。如果牵涉到地名的话,基本上都是位于地名所在的城市。不过中山大学就是一个特例,并没有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而是位于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市。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山大学并不是以地名命名的,而是以人名命名的,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1924年,孙中山先生将广州地区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了国立广东大学,主要是原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广东法科大学和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6月9日,孙中山先生任命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首任校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之后,廖仲恺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中山大学,后来获得批准。1926年国立广东大学更名国立中山大学。

民国时期为了纪念孙中山,众多大学纷纷更名中山大学,比如武汉大学就是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是国立中第三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是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河南大学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据说这个次序是根据国民政府占据城市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另外还有兰州中山大学以及莫斯科中山大学。这其中比较特殊的是1925年至1930年存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由苏俄负责出资创办,培养出了王明,博古,张闻天,邓小平和蒋经国等国共两党的风云人物。

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告,除了保留广东的中山大学以外,其他的中山大学系列全部更名。至今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也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基本上都是每个城市的主要道路。
由于孙中山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国父,所以中山大学的名称就一直保留下来,由于广东大学的名称经被中山大学使用过,所以除非中山大学更名广东大学,要不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敢自称广东大学!

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中山大学作为“五大母校”之一,成为众多大学的源头。留在广东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医学院,华南师范学院发展成为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虽然有部分院系调入中山大学,但是总体上中山大学的实力还是受到了巨大的折损。著名学者沈登苗曾以90年代中科院编撰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中收录的中国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了院系调整前后的中国现代科学家分布以及去向。广东省的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所有的中国现代科学家都被调出,仅从外地调进来一人。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民国遗留下来的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为新中国确立对高校的实际领导扫清道路,毕竟广东地区解放的比较晚,所以调整幅度也相当大。经历此次院系调整之后,中国的高校设置改造成为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另外由于建国初期,我国的海军和空军实力较弱,所以位居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浙江高校基本上都没有大规模的建设。山东大学曾经差点从青岛搬迁到郑州,成为新河南大学,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搬迁成功而已。

不过随着我国的海空军实力的迅速强大,加上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我国沿海地区的高校得到了大规模地建设,中山大学的发展也逐渐走上了快车道,但是再也回不到最初的辉煌了!不胜叹息!

而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不可能再重新建立广东大学了,因为这个名字有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