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边上的地狱,善与恶并存,有的人罪有应得,有的人可宽恕,有的人是恶魔,从未变过,有的人是天使,并没有错。错的也许是制度。

这是一个发生在监狱里的故事,黑人约翰•科菲被判死刑来到监狱,他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他能感知别人的痛苦,还可以通过接触治愈。但他不能起死回生,他想救两个女孩,却被误会杀人。
(约翰•科菲)↓

监狱不应是冷冰冰的监狱,死刑犯,保罗•比尔和布鲁托说“我们 不会无故惊吓他们,他们的压力够大了,压力太大的人会突然爆发,他们会伤害自己和他人,所以我们的工作更多是劝导 而非责骂。”

而佩西却看不惯囚犯,仗势欺人。但恶人之上更有恶人,他被杀人犯威廉吓得尿裤子。或许他心中藏着杀人的恶性因子,他想杀死走过走廊的老鼠,他的本性在追老鼠时完全暴露出来,他要求处决一个罪犯才肯调离监狱。在处决德时报复德的嘲笑而用干海绵,直接行刑把人烧焦。或许威廉•科菲帮忙承受了德的部分痛苦,他说很累,是的,天使在人间或许只能把伤痛转移到自己身上。

(杀人犯威廉)↑
后面保罗提议让约翰•科菲去治疗监狱长的妻子美琳达,保罗没开口,科菲就答应了,他有早预感。科菲出监狱时细嗅土壤的动作让人心疼,自由是短暂的。
救了美琳达回来,科菲把在她身上吸取的东西吐到了佩西嘴里,佩西或许看到了威廉杀人的过程,佩西打死了威廉并且疯了,保罗也通过科菲感知了两个女孩的死亡过程,科菲从未杀人,他只是想救她们。最后科菲还是走上刑场,他感受到女孩亲人的恶,却无法解释,或许死亡是对他的一种解脱。他终于结束了他一个人在黑暗中的行程。

真情无法取代法律,虽然约翰•科菲治愈了保罗,并拯救了濒死的美琳达,但他最终走过“绿里”。

在《绿里奇迹》中,“好”与“坏”,抑或“善良”与“邪恶”,被鲜明地对比出来,这也是影片的特点之一。在越来越多的电影采用混沌手法极力掩饰世间万物的善恶两面性,极力强调芸芸众生皆为己的时代,似乎这已成为一种走向,似乎必将影响价值观的发展趋势,然而此片却向观众警告——作为人,不仅要认识到追逐利益是生存的根本,但同时也不能忘记人性深处的另一种可贵品质,那就是怜悯与宽恕。这就是善与恶之间的纽带,这就是为什么麻木的人们还需要在混沌的世界中认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善良 。

电影整体最成功, 还是在人情味上的播弄。而对每一个死囚的性格描划,更有独到之处。狱卒对死囚的感情,自然而不流于造作,几个死囚行刑前后的心理刻画不同处理,更是心思尽见。死囚是人,人死将善,身为陪伴每个死囚生命最后一段日子的人,狱卒们的世界,有更多的宽容及体谅,而善恶有报,更加是电影强调的感性观点。生命最终的归宿都是那一方看得见的绿地,看完影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而我觉得,这是部让人感动的电影,让人愿意去相信,世界上还有奇迹 。
喜欢的朋友(๑°3°๑)可以看下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