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明一个环保机器人。
让它每天巡查我们的小区。
只要发现哪里有废物废气。
它就会全部吸进肚子里。
进行加工净化后。
再排放出清新的空气。
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永远美好。
我要发明一种迷你机器人。
可以每天带在身上。
只要有危险的时候。
他会立刻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
我要发明一种纳米材料。
安装在盲人的眼睛上。
盲人就会看到蓝盈盈的天空。
绿油油的小草和红艳艳的花朵。
还能看到蝴蝶和蜜蜂在花间玩耍。
小鸟在树上唱歌舞蹈。
------摘记2018级12班孩子们的梦想




4月12日下午,2018级12班家长讲师团第二季开讲了!桂怡可的妈妈郑晶静博士带领全班55个小豆包一起走进了神奇的纳米世界。
郑博士首先给孩子们讲了什么是纳米?她用生动的比喻“1纳米大小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万分之一,1纳米大小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让学生形象地明白了: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而且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然后,郑博士出示“荷叶”图片,用荷叶上的小露珠讲解了“纳米荷叶效应”,让给学生明白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而且让学生知道荷叶表面有很多纳米级的突起,使水无法附着在上面。现在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研制出了类似的表面材料,它被称为“自清洗”,这个技术运用到生活中,碗和衣服都可以防水防油不沾脏东西,以后大家就不用洗碗洗衣服啦。孩子们听后惊叹不已,有的同学笑着说以后就用不着洗衣机了。
接着,郑博士出示“国家大剧院”图片,让孩子们知道国家大剧院这么高大的建筑物,外围每天那么干净,却不用清扫,原因就是表面有纳米涂层。
两个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知道“纳米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让孩子们对纳米有更形象和更深刻的了解,郑博士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们讲了“蜜蜂为什么飞多远都能找到家?螃蟹为什么横着走路?孩子们知道了蜜蜂身上有纳米级的小磁铁指导蜜蜂顺利回家。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地磁南北极已发生多次倒转。地磁极的倒转使许多生物无所适从,甚至造成灭绝。螃蟹是一种古老的回游性动物,它的内耳有定向小磁体,对地磁非常敏感。由于地磁场的倒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为了使自己在地磁场倒转中生存下来,螃蟹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干脆不前进,也不后退,而是横着走。从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神中,看出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无限渴求。

郑博士问孩子们喜欢武器吗?并出示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给孩子们讲了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她告诉孩子们隐形战斗机上的材料就是吸收所有的光波,雷达侦测不到。孩子们听到后对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郑博士问孩子们:“壁虎为什么能趴在玻璃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壁虎的脚上长着十分微小的‘脚趾’,借助这些‘脚趾’才帮助它们平稳地黏在天花板上。郑博士告诉孩子们:科学家根据壁虎发明了“纳米小机器人”,这种“纳米小机器人“能给患脑血栓的病人做手术,医生将装有纳米机器人的液体注入患者血管后,这些“纳米机器医生”开始游向患者脑部,然后分工合作为患者做手术。一些纳米机器人负责用“纳米镊子”夹住血栓,让另一些纳米机器人用“纳米手术刀”将血栓切成无数小块然后运走;最后一批纳米机器人则给患者大脑中的受伤组织直接上药,让这些手术伤口尽快痊愈。当手术成功结束后,所有纳米机器人都会在患者的血管中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从他的身体中排泄出去。郑博士还告诉孩子们,纳米小机器人还可以给人做胃镜等,孩子们风趣地说:“这些纳米小机器人”可以称之“纳米机器医生”了。




郑博士讲完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问道:“纳米机器人哪里都能去吗?”“能去火星吗?”“能过去看黑洞吗?”“纳米机器人还能做什么?”孩子们脑海中产生了“十万个为什么”。最后,郑博士激励孩子们好好读书,用功学习,长大成为科学家,这些“为什么”就能迎刃而解,而且能为祖国做出很大贡献。
郑博士用生动的语言,巧妙地结合精美的图片,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描绘出纳米科学的神奇,对孩子进行了科学启蒙,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在每个孩子心田种下了科学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