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德中弦歌壮,蹊成桃李薪火传。12月20日,德昌中学在县体育馆隆重举办以"八秩风华、礼赞祖国、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学校建校80周年办学总结庆典活动。县委书记瓦西亚夫,县委副书记、县长高峰,县委副书记陈家豪出席。

上午8时30分许,与会来宾和校友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介绍下,从学校南校区东门有序进入,先后参观了名人广场、科技楼、二教学楼、榕树广场、校史馆、运动场、图书楼等,详细了解了学校的科技楼设备设施、教学楼、书画展、校史馆等。

10时20分许,庆典和文艺演出在高中部学生表演的舞蹈《鼓》、《红》、《花》、《民族大团结》中正式开始,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的国歌声响彻整个会场。整场演出由《雅韵长歌,荏苒芳华》、《蹊成桃李,师道绵长》、《初心永恒,再写华章》三个篇章构成,节目内容包含情景剧、舞蹈、歌曲、朗诵等。

八十年前,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时刻,德昌教育界先贤顺应"兴学育才,教育救国"的历史大潮,筹建德昌中学,历届德中师生"自强不息、探求真理"的精神,辉映着八秩德中的历史长廊,更点亮了德昌教育生生不息的精神夜空。

八十年来,德昌中学广大师生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种下了教书育人的常青树,在德昌发展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辉煌篇章。德昌中学八十年历程,是一部见证德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培育德昌青年学子爱国爱乡的历史,更是一部展现德昌儿女聪明才智的历史。

八十年来,德昌中学走过了励精图治、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书写了英才辈出、桃李成蹊的辉煌篇章。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在孜孜不倦、潜心执教,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陶冶心灵、增长才智。成千上万的德昌青年才俊从这里出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他们之中,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有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专家学者,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政界精英和军旅要人,更有无数为国家建设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德昌中学始终秉承"厚德启智、求是创新"校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持续攀升,学校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认可。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八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所哺育了成千上万德昌儿女的学校,那沧桑的容颜铭刻着多少风和雨的记忆。慈母有心皆透赤,园丁无爱不垂青,而昔日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之后,依然以一颗赤诚之心关心母校建设,惦记故土发展,为德昌中学和德昌的发展做了大量贡献。

近年来,德昌始终把教育放在强县富民的战略位置和优先发展地位,狠抓教育脱贫攻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全县教育设备设施持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控辍保学、学前学普、县管校聘、教育扶贫等教育重点工作稳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科研、招生考试、教育惠民等工作统筹推进,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今后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德昌中学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继续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学校成为培养骨干教师的基地,培育优秀学生的摇篮,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树起一面旗帜,立起一根标杆。努力提高育人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德昌作出更大贡献。德昌中学的教师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兢兢业业执教、满腔热情育人,努力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为人师表的模范、崇尚科学的模范,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德昌中学的同学们将志存高远、笃学精进,成人成才、回报社会,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德昌中学的广大校友,常忆乡音乡情,铭记母校教诲,一如既往地关心母校发展,支持家乡建设,为德中增光添彩,为德昌发展献计出力。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红祥出席并讲话。学校校长何朝书致欢迎辞。
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法检两院院长出席。两千余名来宾、校友和学校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