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活小百事通 2024年09月07日 阅读 (101)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法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传奇作家、诗人、飞行员,与伏尔泰、卢梭、雨果等伟人同入代表法国至高荣耀的先贤祠。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安托万无奈离开法国,1941年到1943年,安托万在美国和加拿大流离失所期间写下了《小王子》。

《小王子》身为一部翻译过来只有短短两万五千字左右的童话故事,却被翻译成二百五十多种语言畅销全球数十年,还曾被法国读者票选为20世纪最佳图书的原因,不仅因为它是儿童童话,它更是属于成人的童话。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小王子》也有不同的领悟和感受。这薄薄的一本书,好像在讲友情,好像在讲爱情,但是又没有明确的告诉读者它就是在讲友情或爱情,那么《小王子》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

小说以叙事者的角度展开,书中叙事者的身份是一名飞行员,在单独执行一次飞行任务中,飞机迫降到撒哈拉沙漠,在剩下的水只够喝一周的情况下,遇到了小王子。

而叙事者的背景其实是作者安托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

在1935年12月,安托万和机械师安德烈驾驶飞机参加了巴黎到西贡航线的比赛,经过接近二十个小时的飞行后,他们驾驶的飞机在撒哈拉沙漠坠毁,但两人竟然奇迹般地几乎毫发无损。但不幸的是,他们身边没有充足的水和食物,就在它们差点因脱水而死的时候,被路过的阿拉伯人所救幸运的活了下来。而这段电影里才会有的死里逃生的情节轰动了当时的法国,安托万一举成为国民英雄。

我想这本书也许正是作者绝处逢生时的心路历程与思考的重现。

要了解这本书,可以将它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本书叙述者的自述:六岁那年画蟒蛇吞大象却不被大人理解从此放弃画画的经历;其次是小王子和叙事者相遇和相处的过程:叙事者了解到了小王子离开星球之前的生活,主要围绕他拥有的三座只有膝盖高度的火山和一株玫瑰花以及一天可以看四十四次日落的星球展开;然后是小王子访问六颗小行星的经过:他分别遇到了国王、虚荣的人、爱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灯人和地理学家,他觉得这些人都很奇怪;再往后写到小王子到地球之后的遭遇:他先后遇到了叙事者和狐狸,并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最后以小王子的消逝结局。

当你翻完《小王子》的最后一页,你会为小王子的逝去痛惜的同时更加庆幸,他始终没有迷失自己,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在告诉他: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小王子分别拜访了六颗小行星,这六颗小行星上住着六个不同的人,分别是国王,虚荣的人,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灯者和地理学家。

国王的权威不容侵犯;

虚荣的人只听得见别人赞美他的声音;

喝酒的人自相矛盾,因为他喝酒是因为羞愧,而羞愧是因为喝酒;做生意的人沉迷于数数;

掌灯者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地理学家只会坐在办公室而不出门勘察。

这六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只关心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本质。

就像小王子对地球上的五千株玫瑰说:"你们很美丽,但也很空虚。"

这五千株玫瑰在一起的确比小王子行星上孤零零的一株玫瑰更美丽,但这只是眼睛看到的外在的美丽,在小王子心中真正美丽的始终是他亲自照顾过的那一株。

书中的智者狐狸告诉了小王子一个秘密:"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才能知道生活是什么味道。

盛世之下,眼睛也许看得见繁华,看得见喧嚣,看得见落英缤纷,看得见山河壮丽,但看不透内心。

就像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能透过五彩斑斓的世界看穿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可贵的能力,更是寻找生活意义的前提。

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很多人问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给出过答案。

小王子在地球遇到了狐狸。在书中,狐狸以一个智者的身份出现点醒了小王子,他告诉了小王子人与生活的关系。

狐狸对小王子说了一段极富哲理的话:"对我来说,你无非是个孩子,和其他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无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狐狸和小王子本不认识,但因为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交集,相处中彼此付出了时间、精力和感情,他们之间就产生了联系,创造了关系,所以他们成为了朋友。

就像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在自己行星的时候,小王子以为世界上只有他这一株玫瑰花,到了地球后才发现,她只是万千玫瑰中的一株,但她仍然与众不同。就算她经常抱怨和吹嘘,敏感而虚荣,但他曾为她浇水,陪她说话,他们相互付出,所以她是他的玫瑰。

这何尝不是我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就像那株玫瑰,我们为之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我们为之"浇水"、"施肥",为之喜怒哀乐,所以生活才有了意义和价值。

生活就是要我们付出才有意义,如果你没有为生活付出过什么,凭什么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小王子和狐狸告别后,遇到了列车扳道工,当他看到第一辆列车载客驶来,第二辆列车从相反方向轰鸣而来,继而又响起第三辆列车的轰鸣声,他问扳道工:"他们是在追逐第一批旅客吗?"

扳道工说:"他们什么也不追逐,他们要么在睡觉,要么在打哈欠。只有小孩子把鼻子贴在玻璃窗上朝外看。"

这不就是我们吗?坐在时代的特快列车上,却不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反而越来越容易迷失方向。

奋力向前奔跑的我们忘记了欣赏路上的风景,以至于与生活失去了联系。与其说我们逐渐失去了孩童时代的好奇心,变成一个成年人,不如说我们是一架行走的机器。

小王子对扳道工说:"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小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单纯地去探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些事物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但他们不会压抑,他们为之大哭,为之欢笑。好像在小孩子身上才能看见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的灵魂,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于表现自己想要什么,而这些珍贵的东西大人们正在失去,从而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茫然,越来越不知所措。

很多人苟且地活着,像机器一样重复每天的生活,一边询问自己生活的意义,一边欺骗自己这样也挺好,其实这不过是对自己的懦弱掩饰,更是对生活的逃避。

不要麻木不仁,不要苟且偷生,你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内心,才能追寻自己喜欢的生活。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敢承认,还谈什么生活的意义?

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

告别了扳道工,小王子遇到了一个卖止渴药丸的商人。这种止渴药丸很神奇,每人每周只要吃一颗,就再也不用喝水,每周能节省五十三分钟。

要是你,你会选择吃止渴药丸吗?

小王子说:"要是有五十三分钟,我宁可慢慢走向一汪甘泉……"

也许我们应该想一想,生活重要的是哭笑怒骂的过程还是结果?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作者想告诉我们:生活的过程更重要。

现在的你是以前无数个你塑造的,你说过的话,见过的人,读过的书,写过的字,走过的路,熬过的夜……有了这些经历才有了今天的你。

有人说,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但是我想说,任何结果都只是过程的一部分,享受生命的过程才能享受人生。

小王子对叙述者说:沙漠如此美丽,是因为它在某个地方隐藏了水井。

所以小王子宁愿花五十三分钟走向一汪甘泉,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吃止渴药丸。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何尝不是如此?

遇事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忘记了小学时老师就教过的"踏实"二字,这是大人们忘记了而只有孩子们才记得的真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个简单的道理已经被很多人忘记。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

不过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下去。

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

叙事者说过一段话:"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屋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

这段话把大人的功利和孩子的纯真对比得很明显,大人关心的东西和孩子关心的东西截然不同。

你是大人还是孩子?

你是大人,但你曾经是孩子。

"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这很少有人记得。"

这是这本书引言里的一句话。

我们都是大人,但忘记了我们曾经都是孩子。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该往哪里去?这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困扰了无数人。也许这个问题很简单,只是大人们长大了所以忘记了,而孩子们还没长大所以记得。

精彩内容尽在问答鸭,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不错,别忘了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绘本《他们欺负我》读后感-以故事植入逆商教育.

    绘本《他们欺负我》读后感-以故事植入逆商教育

    1、接下来故事主角托马斯登场了,多多岛的美景衬托了托马斯的好心情。2、一切都在和谐中展开,直到托马斯遇到了多多岛上出了名的讨厌鬼,三辆柴油小火车,他们见到托马斯就没来由的嘲笑托马斯:你是臭的蒸汽小火车。

    2022-07-14 阅读 (265)
  •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人们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自古人们就十分重视人际交往!高山流水得遇知音!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需要友谊!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做到心胸宽广,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涵,拥有比他人更丰富的生活智慧,让自己的眼光和考虑问题的立足点高于别人;另一方面要减少自己对生活、对别人的需要或者欲望,比如一个陌生人的笑,会让我们觉得是简单的笑,而一个仇人的笑会让我们觉得对方又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而一个我们有所求的人的笑,则会让我们考虑他是否有什么深意。

    2024-04-01 阅读 (158)
  • 睡前讲故事,必须遵守四大原则.

    睡前讲故事,必须遵守四大原则

    1、可以反复的说一个故事.宝宝的记忆力和认知水平还处于低级状态,所以理解故事的能力,不是大人所想象的,一次次复述,可以帮助宝宝加深理解和熟悉。

    2022-08-16 阅读 (102)
  • 关于高尔基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高尔基的故事有哪些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下,高尔基很难感受到一般家庭的温暖,不过原因还并不完全是贫穷。彼什科夫和卡希林家族的衰败根源在于老瓦西里两个儿子的分家,而这是因为老瓦西里的女儿失去了他的丈夫马克西姆,而马克西姆之所以会染病去世是因为三岁的高尔基感染了霍乱。于是小高尔基就成了导致两个家族破败的源头,而这是他本人以及周围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2024-05-19 阅读 (91)
  • 有哪些爱国故事30字

    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事迹很多,以下是一个简短的例子: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男,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2024-06-24 阅读 (82)
  • 怀橘遗亲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陆绩怀橘遗亲,父母的本性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在我们讲述孝道的故事,相对较多的孝道主角主要是儿子跟母亲,这不是故意找问题。这可能与孩子小时候的影响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其它孝道故事中,我们讲到了父母过世,为什么要守孝3年。这是孔子的要求,婴儿3岁,度过了比较危险的养育阶段。3岁的孩子,可以自食自立,有自己的眼力和思维了。初为社会中的人,应该是进入社会化的年纪。

    2024-11-19 阅读 (82)
  • 圣诞节的故事有哪些用英文回答

    圣诞节的故事如下:十九世纪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圣诞节、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形象在世界各地都深入了孩子们的内心。圣诞节到来之际,许多家长会给孩子们讲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孩子们体会到圣诞节背后的意义,懂得爱,懂得分享,懂得感恩和回报。

    2024-05-25 阅读 (79)
  • 关于智慧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关于智慧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在中国,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果说一个人像诸葛亮一样,那是对他智慧的高度赞赏。下面就是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西门豹是公元前五世纪人,因为很有才能,被国王派往邺地做县令。西门豹一上任,就召见了当地一些名声好的老人,问他们老百姓对什么事情最感到痛苦。老人们告诉他,最苦的就是每年给河神娶媳妇了,为了这个缘故,整个邺地都闹得很穷。

    2024-06-30 阅读 (74)
  • 鲁智深的故事有哪些.

    鲁智深的故事有哪些

    2、鲁智深倒把垂杨柳:鲁智深在五台上犯了清规戒律被迫到大相国寺,大相国寺主持给了智深一个看管菜园的工作,期间结识了一帮泼皮无赖,有一次在菜园喝酒,被一只乌鸦叫声所烦躁,鲁智深边走到杨柳旁双臂抱紧大树,把腰胯一扭把一棵杨柳树连根拔起,众泼皮皆曰:师父非凡人,乃真神也!1、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智深一次在街上偶遇九纹龙史进和打虎将李忠,三人便相约到酒楼里喝酒谈论武艺,并认识了被镇关西强占的良家女子金翠莲,鲁智深听后大怒,送给银子给金翠莲父女并将其送走后,鲁智深来到镇关西处借机与其动手,只三拳便打死了镇关西。

    2024-05-27 阅读 (69)
  • 雷军的大学故事.

    雷军的大学故事

    看了雷军在大学和创业时期的经历,你就会明白雷军为什么能成功了,雷军高考是当地的状元,足以去更高级别的清华北大,但他选择了当地的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据说当时是为了追寻那个她。雷军大学时期仅用两年时间就修完了四年的所有学分,在2023年的年度演讲上并获得分享了自己大学时期的经历和经验,我认为对当代大学生真的很有用,雷军称当时自己到大三大四宿舍,和学长打探各个学科、各个老师的经验,并要到了他们的教材教辅和笔记,有时候学长、老师的经验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2024-11-14 阅读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