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成为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的2016年度的13个增补专业之一。
早在2003年,电子竞技就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并在2008年被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去年9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了2016年度的13个增补专业,并于2017年起执行,其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赫然在列。“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的专业代码为670411,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电竞产业的春天终于在学术界荡起了涟漪。
2016年8月,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设立了全国首家电子竞技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职业运动员。该校电竞专业共配备12名专业老师授课,6名教授游戏科目,其余教授电竞经济管理、赛事导播等课程,授课老师大多是一等一的电竞高手,甚至有国家二级运动员。
国内首家开设电竞专业的学校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职业电竞选手。
9月7日消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继成立国内首家电竞本科专业后,再次发布文件通知决定正式成立国内首家电竞学院。
通知中提到,成立独立电竞学院是为了优化专业布局,也是为了贴合行业和社会人才需求,打造新兴特色专业。
另外前不久四川大学还出版社还发布了国内首本正式出版的专业书籍《电竞解说概论》,四川大学官方宣布,《电竞解说概论》将被列入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材之中。
面对这一系列的活动,不少电竞玩家都表示:好想回到大学再读几年正式的电竞专业,但看待当前的电竞热度时,我们不禁要思考,电子竞技进入大学,代表着学术界对电子竞技的认可呢还是个别学校在蹭热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虑设置电子竞技专业的前景。如今的电子竞技选手工资较高,一线俱乐部的选手转会费可以达到7位数,基本工资也在1-2万,跟目前重点大学硕士毕业生工资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另外与电子竞技配套的直播平台、电竞设备等等产业的兴盛,也让电竞选手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另外高奖金赛事的增多,也给了选手获取高额奖金的机会。如果有机会在自己非常喜欢的领域工作,还能获得不菲的收入,相信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这也是电竞专业有生源的关键。
但另一反面,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电子竞技专业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缺少教材,缺少成体系的教学设计,缺少专业的教师团队与考核标准,缺少对应的职业规划。电子竞技专业还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称呼,并未针对具体游戏,也没有对俱乐部具体运营分工进行专业教学,这样的专业设置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并不能对学生起到系统的教学,说得更直白点,怎么教,教什么,对学生有怎样的帮助,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尽管不少大学已经开设电子竞技专业,其中不乏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211,但是,电子竞技真正要深入人心,获得学术界认可并且真正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还需要更多电竞人的付出与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