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即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生活小百事通 2025年06月25日 阅读 (59)

燕居,退朝而处,闲居。《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是说孔子闲居时舒坦而适意。《燕居即事》这首诗表达的也是闲居的适意,可能也是韦应物辞官后在居沣上时所作。

燕居即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1)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院子里的竹林显得很萧条,生长的丛兰也频遭风雨摧折。竹、兰都是士人喜爱的植物,士人们从它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节,因而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苏东坡有句名言:“不可食无肉,无肉使人瘦;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郑板桥有题画诗曰:“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拂。”都是这种情感的表现。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环境的描写。但从“萧条”、“风雨”、“折”等字眼体味,或也暗喻他在仕途上受到排挤。从韦应物的生平看,他的每一次闲居都是因为受排挤、罢官,都是无奈而为之的。

燕居即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如此清幽的所在,只听得树林里的鸟儿啼叫。因为没有人来拜访,地上都已经长满了青苔。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郁郁葱葱。这两句与诗人《立夏日忆京师诸弟》中情形相近:“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燕居即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北窗”,指书房,夏天时这里最为凉爽。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李白《戏赠郑溧阳》:“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没有感到寂寞、沮丧。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

燕居即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

本诗点睛之笔是结尾二句。由此返观前六句所述,虽然幽居或出于不得已,幽居之处亦显得萧条寂寞,但诗人却能无往而不适。

此诗思想感情与《幽居》等诗一脉相承。宋人刘辰翁评点说:“句句实状。”说此诗每句都是客观直白的描写。然而,诗人却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转换,由“萧条”、“风雨”悄然过渡到自适、惬意。所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日本明治时期学者近藤元粹语),正是韦应物诗的胜境。

精彩内容尽在问答鸭,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不错,别忘了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而白朴的“秋”通篇都是用白描手法罗列物象,进行环境烘托,把孤村,落日,残霞,飞鸿,山青水绿,叶红菊黄串并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表达了作者当时悠闲自得,轻松愉悦的思想感情。元代的马致远、白朴两人都是元曲四大家中的人物,有趣是他们面对秋天傍晚的背景,都是以“天净沙”为曲牌名写的“秋思”和“秋”,其感情色彩和主题思想截然不同。

    2024-04-12 阅读 (98)
  • 钴鉧潭西小丘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关于钴鉧潭西小丘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钴姆潭西小丘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4、作者在此写其景,传其神,把这些嶙峋的山石写得鲜活生动,仿佛它们都具有生物的灵性,富有情感,呼之欲出。3、石头本是静态的,然而一出现在作者的笔下就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2024-06-05 阅读 (83)
  • 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11、《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记叙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形势和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在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2024-05-02 阅读 (77)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3.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2.阅读全诗,请你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运用联想,想象了故园菊花在沦陷的都城开放的场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对饱经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7-27 阅读 (68)
  • 西江夜行张九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西江夜行张九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在《西江夜行》中,张九龄通过描绘夜行西江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诗人借用宁静的夜晚、清澈的江水和明亮的月光,暗示着他的内心孤寂和思乡之情。夜晚的遥深,让诗人感到孤单无助;澄潭的清澈,似乎映照出他内心的纯净与思乡的深情。《西江夜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它不仅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认识。在孤独的夜行中,张九龄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俗世的清高和内心的平静。诗中的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他对故乡、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2024-04-13 阅读 (67)
  • 放鹤亭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放鹤亭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约行十分钟,到得一曲径通幽处,中间一道小圆门,周边围墙,黄墙青瓦,正中写道,“张山人故居”。于是上了台阶,闪进山人故居。里则视野开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周边芳草佳木,郁郁葱葱,有修竹苍松、古井院落。东侧是放鹤亭,飞檐丹楹。西侧饮鹤泉,是一处古井,再前行,则是招鹤亭,砖木结构,小巧玲珑。游人往来其间,憩于招鹤亭中,极目远眺,只见三面环山,东望则是徐州市区。

    2024-06-07 阅读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