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抓好拔节期 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随着气温回升,很多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那么什么是拔节期呢?小麦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称为拔节,而拔节期就是小麦需要肥水最多的时期,也是小麦需肥临界期,更是高产田施肥的关键时期。一般都是4月初,这不,沁阳市的农技专家,趁着拔节期,深入王召乡一处麦田里,为农户们解答疑惑。


对于常见的红蜘蛛,一亩地要用阿维菌素5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吸浆虫地面防治要采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或者3%毒死蜱颗粒剂,毒死蜱颗粒剂每亩用2公斤,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8公斤,一亩地兑细沙土兑40公斤,进行均匀撒施,撒施以后结合浇水;纹枯病补治可以采用12.5%的烯唑醇,每亩3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
农技专家提醒广大农民群众,在4月上旬之前,一定要掌握自家麦田病虫害发生动态,有针对性的科学防治,同时做好小麦田间杂草清除等管理工作,实现小麦今年丰产丰收。
镇平:春季拔节遇降温 专家支招妥妥的


如果小麦的拔节期遇到大风,降温天气该怎么办?在镇平县安字营镇王洼村种植大户于德河的麦田里,农业技术人员正结合小麦长势,指导他抓住有利时机,科学防治病虫害,为小麦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农技推广研究员杨丙俭建议大家选好对路药物,科学制定配方,防止好条锈病、赤霉病、麦芽虫,麦吸浆虫,结合防病治虫,喷打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叶面肥来补充营养,延长叶片的功能期,达到一喷多防,增产增收的目标。
滑县:修整田间道路 助力春耕生产
滑县留固镇耿庄村种粮大户耿运建是一个有几十年种地经验的“老把式”,他今年流转了80亩土地,虽然目前麦苗的长势良好,但通往田间的道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逢秋入麦大型机械过不来,收麦的时候车辆多,一是堵车,再不然路窄、容易翻车,不利于耕作。


正在老耿担心的时候,农田建设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力和机械全面开工,修建道路。
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红庆解释说,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滑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比原计划晚一个多月时间开工,现在我们五个片区所有工程项目同时开工,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目前工程总进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一周内要实现主体工程完工。


这条长2.5公里的田间道路建成后,将使老耿所在的村庄与附近的两个村庄一千多亩农田连为一体,不仅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沿线群众的行路难问题,也使农业生产、农产品运输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