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冬天去过一次青岛,那也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带娃去旅游。
冬天的海边非常适合旅游,除了不能下水游泳之外,风景好的没话说。天蓝蓝的,水清清的,关键是海边的景色非常怡人,没有雾霾,更没有“煮饺子”的盛况。
我们去的时候是2月份,正好赶上了海鸥最多的季节。
栈桥两边都有成群结队的海鸥,它们拍打着洁白的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瞅准手里的食物,迅速飞过来啄一口,又扑棱着翅膀迅速飞去。
那种与海鸥互动的欣喜与刺激,都会令人难以忘怀吧!

6月至8月是海鸥的产卵期,所以基本上岸边看不到海鸥了,这对于夏天去海边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去年暑假去大连,很偶然的机会坐了一次帆船,在帆船上喂海鸥,那种感觉真是奇妙无比。
滨海路的旅游大巴上,导游的话很实用:不管去哪里旅游,去就去那些经典的、不可复制的景点。
有些景点是比较大众化的、可复制的,比如海洋馆,许多城市都有海洋馆,而且大同小异。来大连一定要去的,就是东港码头。
东港码头坐帆船原价260元一人,从导游这里买票只要100元一人,而且海上的海鸥特别多,每人会发一根火腿肠,坐在帆船上出海、喂海鸥,这是来大连一定要体验的。
导游的一席话颇具诱惑力,而且票价更诱人,坐帆船出海本身就很新奇,于是我们改变了去棒棰岛计划。
东港是大连市中心新设立的一块区域,现在叫东港商务区,这片区域是在拆迁以后,经过重新改造和填海修建而成的。
我们到达东港码头的时候将近下午5点,这个时间刚刚好,不热、不晒。

我们的帆船是小型的,能坐20多人。

大连海边一年四季都有海鸥,生活在大连海域的海鸥大约有十多种。海鸥主要以海里的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也会捕食岸边的小鱼。
上船之后,一人发了一根火腿肠。
船刚刚驶出港湾,就有许多海鸥围了过来,我们把火腿肠高高地抛向空中,附近的海鸥便迅速飞过去,然后叼进嘴里。
海鸥是一种很聪明的鸟类,眼睛也很敏锐,可以轻松吃到扔到高空中的食物。

可是,导游明明说把火腿肠放在手心里,海鸥就会飞过来的,船员却强行让我们把火腿肠扔出去,还必须扔得远远的。
女儿得了两根火腿肠,又从包里拿了一根玉米肠,从头喂到尾,到后来,还一边吃一边喂。

海鸥围绕在游船四周,跟随船只飞行。

小船漂浮在宁静的大海上,船上放着激荡的音乐,年轻人欢呼着、孩子们雀跃着——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我们坐在船尾,船尾是平的,可以很稳当地站在那里,当然,一定要扶着旁边的围栏。
我对帆船很感兴趣,随即和船尾的小哥聊了起来。
帆船是靠风力行驶的,那么,帆船上就没有任何动力装置了吗?如果海上没有风怎么办?
其实,现代的帆船上都装有发动机,可以在进出港口时让船长省力省心。
帆船本身是一项体育运动,但是比赛当中却不能使用帆船的发动机。发动机的主要作用是发电,如果没有发动机,帆船上很多重要的设备都不能运作。
帆船上有哪些重要设备呢?比如:海水转化器。帆船上是没有淡水的,而是用海水淡化器将海水转化成可以饮用的淡水,海水淡化器的运作也需要电力。
另外,通信和导航设备,照明和通风设备也需要发动机的电力来维持。
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桅杆破损,这时候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可见,发动机不是随随便便工作的。

看到帆船,心里不自觉地想到了“扬帆起航”和“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的本意是说,当船遇到风浪时,应该扬起风帆,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我们的教科书还给了它一个高大尚的深刻含义:比喻志向远大,不畏艰险。
事实可不是如此。
船员小哥以他的实践经历告诉我,当船遇到风浪时,最明智的做法反而是落帆行驶,扬帆恰恰是最危险的。

我们的帆船开得很稳,不管小孩还是老人,都可以放心地乘坐。
当然也会出现特殊情况,如果遇到大风,船体会晃动,如果乘客没有及时抓住围栏,可能就会掉到海里了。
坐帆船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然而,帆船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众所周知,帆船是一项体育运动,如果开展帆船体验活动自不必说了,但如果作为海上旅游项目来说,帆船好像打了擦边球一样。因为严格来讲,如果从事海上旅游项目,必须要办理许多证件和评估,同时还要到港航部门审批航线。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部门可以给帆船办理相关证件,因为国家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和政策。


黄昏的甲板上,船员们的放松一刻。

快看!有人在给我们拍照呢,赶紧跳起来!

夕阳西下:靠岸的小船,安静的海港。

下了船,走出海港,外面却是一片喧嚣:吃烤串的、喝啤酒的、等着看喷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