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9月6日讯 昨天中午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地震前的1分钟,不少四川、重庆的居民看到了自己手机中的地震预警,“重庆网友提前1分钟收到地震预警”也因此进入了微博热搜。地震预警的背后都有哪些“秘密”?

昨天午间,重庆一市民提供的地震预警信息截图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那么,如今准确的地震预警是怎么做到的呢?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首先区分了地震预报和预警的概念:“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难题,地震预报是说未来几天一段时间之内,某个地方会发生大的地震,预报的科学还没有解决,与地震预警讨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而地震预警通俗来说,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的概念:“地震预警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对正在发生的地震和对震中发出的地震波还没波及的区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因为地震波波及的速度是每秒钟几公里,而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它传播的速度很快,用这两个速度差来换这个时间。离震中越远,地震波波及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可别小看这提前的1分钟。此前据《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进行的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20秒预警可以减少高达63%的伤亡。
那么地震预警是怎么做到的呢?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为了实现地震预警,首先要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安装地震预警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把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传到预警中心的服务器,预警中心的服务器实时分析这些数据,然后判断是不是正在发生大的地震。如果是大地震,就对周边的手机、电视和大喇叭通过网络发出预警信息。”比如在重庆荣昌就安装了地震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提供的“地震预警”信息开启接收流程
另外,昨天不少市民在社交平台上贴出了不同品牌手机所对应的“地震预警”信息的设置流程,其信息源头来自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比如像我们预警中心的服务器就要传到小米那边的服务器,由小米向小米手机传递预警信息;或者传到华为的服务器,再传到华为的手机,以此类推。”
重庆的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如何?记者了解到,重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明年建成投用。届时,将实现全市范围内乡镇精度的地震烈度速报功能与地震预警功能,提高地震速报的精度和速度。工程投用后,重庆辖区发生3级以上地震,1分钟左右可提供地震速报信息;重庆辖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可提供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