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结合写字实践,提出来的一种适合青少年成长发育的执笔方式,执笔正确写字久了不会觉得累,对于避免手指手腕发育畸形,提高写字效率等都有很大好处。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怎样才是正确的握笔方式,我们每个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握笔方式,如何检查自己的握笔方式正不正确。
第一部分 握笔时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我们来说正确的握笔方式,我总结的正确握笔方式可以简单称为:四个点,两条线。
正确握笔的四个点和两条线:


第一触点:拇指第一关节腹面右偏上接触笔杆;


第二触点:食指指尖偏中指方向一侧,在拇指触点更接近笔尖位置,食指和拇指直接不可紧靠,要有一点距离;


第三触点:笔杆接触中指指甲下部,第一关节线偏上的位置;


第四触点:笔杆靠在食指根部骨节鼓起的位置附近,不可远离;




第一条线:大拇指外侧知道手腕画一条自然直线,写字过程中这条线不可过的弯曲,否则可视为勾腕。


第二条线:小指外侧直到手掌外侧话一条线,写字过程中这条线处于自然弯曲状态,在这条线上的隆起部位都可能成为写字时的支点,大支点在这条线的下半边,手掌和手腕的结合部位的隆起处。


需要说明的是,食指指尖和指根的两个触点并不是固定尺寸,孩子和成人不一样,甚至同龄人由于手指发育情况不同而有区别,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关于手指和笔杆的触点距离,大概是食指指尖距离笔尖有一寸的距离,这个因人而异,我们可以伸出左手食指,把左手食指指尖和右手食指指尖对接,左手食指第一关节的距离就是距离笔尖的距离。这个距离大概在一寸左右,孩子会短一些,都属于正常。


关于食指指根部位的触点,这个点在食指最下边关节隆起部位的两侧都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笔杆不可太靠下进入虎口。一旦进入虎口,笔杆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写字会变小,写字时的发力大都成为无用功,导致写字太用力,效率却很低。


章节最后,我们把正确握笔姿势的详细图解附上,如果有需要高清图的,可以通过私信留言。
第二部分 手和笔的角度弧度说明
根据第一部分,我们在右手上画了四个点、一条弧线、一条直线,分别确定了握笔时候的各个触点。


在写字时,手放在桌面上,笔尖指向10:00到11:00区间,手腕根部指向大约5:00方向。


这是根据国标楷体字库分解后获得的各个基本笔画,我们画了一幅表盘,根据这些笔画的特性,放入表盘,大家可以看出,所有笔画的起笔方向基本指向了10:20方向。这虽然是一个准确数值,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我们认为,只要与这个角度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都没有问题。
大拇指根部与小臂自然成一条直线(上文已经强调过,在这里不展开叙述);


笔与平面的角度约为60度;


手掌切面与平面的角度约为30-45度;
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虚空排列;
需要注意的是,写字是一个日常学习中非常自然的事情,就像拿筷子吃饭一样简单自然,千万不要过于紧张,手指和手腕呈自然状态无需过度用力。握笔过程中,无名指和小指呈虚空状态随时配合运笔时的各关节力度变化,配合动作。
第三部分 写字时的发力点在哪里


写横向笔画时,发力点在手腕,主要依靠手腕围绕大支点摆动来完成,手部四个触笔点保持被动受力带动笔运动,水平摆腕写出横。大支点在手掌和手腕交界处的外侧隆起部位。
写其他笔画时,支点在手掌外侧以及小指隆起部位,这个支点不固定,根据书写笔画的不同,这个支点不固定,可能会有变化。具体来讲:
竖的发力点主要在食指,食指指尖下推笔杆,拇指指尖轻触笔杆,拇指关节弯曲迎接食指下推力,中指触笔点抵住笔杆向下配合食指推力,让笔保持直线下行。
捺的发力点是拇指、食指指尖同时向右下发力,逐渐加重用力,至捺末端,改变方向向右平出。
提的发力点在手腕和中指,手腕带动中指第一关节触笔点向右上推动笔杆,拇指关节由曲变伸、食指配合向上,写长提时腕部发力作用更为突出。
第四部分 如何检查自己握笔姿势是否正确
首先我们要吗明白一点,每个人的成长发育不一样,书写习惯也不一样,所以,握笔姿势也会有差别。但是,正确的握笔姿势框架是一样的。我们学习握笔姿势本着这样几个出发点:


1、不要影响到健康,如近视、驼背、手指畸形等;2、不要影响到书写效率,错误的姿势会导致写字变小、写字变慢,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进入中学后,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会影响成绩,进而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3、尽可能让字迹更加美观,从这一点来讲,正确握笔姿势不是写字漂亮的唯一前提,却是提高字迹美观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接下来我讲一下如果检查自己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
1、直观去看:要根据我们所讲的四个点两条线的握笔方法,在自己手上画出这些标准位置,检查自己握笔的触点有没有在这个部位。如果不在标准位置上,那就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握笔姿势。
如果写字习惯超过两年,姿势纠正起来会麻烦一些,改掉一个长期的习惯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下定决心,通过有效的纠正方法就行训练,一般3周左右就会得到一个良好的纠正。
2、通过画横、竖、圆线进行实际书写检查:
在大支点不动的前提下通过摆腕画出4厘米的横线,目的是检查自己有没有出现勾腕。
同样在大支点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各手指间的配合画4厘米的竖线,目的是检查有没有出现抱笔的情况,横搭型、埋头型、扭曲型、直线型、错位型、睡觉型、攥拳型握笔姿势都有可能导致这条竖线画不出来。需要将束缚的手指打开才可以恢复正常。
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一个圆,让你所画的圆尽量大,如果直径接近或超过4厘米,这说明握笔姿势整体上没有大问题,如果直径小于三厘米,那需要对照下一章节的常见错误握笔姿势进行纠正。
第五部分 有哪些错误姿势,怎么改
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从及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结合写字实践,提出来的一种适合青少年成长发育的执笔方式,执笔正确写字久了不会觉得累,对于避免手指手腕发育畸形,提高写字效率等都有很大好处。
常见的错误握笔姿势有以下八种:


横搭型、埋头型、扭曲型错误握笔姿势解决方案
问题现状:拇指活动空间被困住,写字缓慢、写字太用力,容易疲倦。
解决方法:尽可能让大拇指多做幅度较大的屈伸动作。手腕大支点不动,增加中指上推动作,拇指接住推力配合向上的动作练习,让大拇指舒展开。练习过程中,第一天元素幅度较大,中指发力,拇指和食指要放松,随着书写精准度的提升,大拇指用力程度会增加,需要大力度时,食指可以微微弓一点助力。
练习元素:控笔纠错01号元素,幅度分别为4厘米、3厘米、2厘米,各练习1天。改善不明显者循环练习,直至完全纠正。

勾腕型错误握笔姿势解决方案
问题现状:整个手腕扭转,笔向自己,导致拇指、食指、中指夹笔杆比较紧,时间久了造成写不快,字会越写越小,手臂、手腕、手指累得酸痛,进而影响脊椎发育。
解决方法:以手腕下端大支点为原点,增加摆腕练习,让勾腕舒展开。
拇指根部到小臂画一条直线,手腕根部大支点落到桌面不动,小指根部轻落, 笔尖方向要指向11点,手和小臂在一条直线上。
盯住所画这条线摆腕来回划横线,让拇指到小臂的这条线保持直线不要弯曲,每天坚持练习半小时,一周可纠正勾腕问题。
练习元素:控笔纠错02号元素,幅度分别为4厘米、3厘米、2厘米,各练习1天。改善不明显者循环练习,直至完全纠正。

直线型错误握笔姿势解决方案
问题现状:拇指、食指、中指呈接近直线壮,写字无法发力,歪歪扭扭。
解决方法:尽可能让大拇指、食指、中指指多做幅度较大的屈伸动作。手腕大支点不动,增加食指下推动作,拇指接住推力配合向下的动作练习,让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向下弯曲。练习过程中,第一天元素幅度较大,食指发力,拇指和中指要配合。
练习元素:控笔纠错03号元素,幅度分别为4厘米、3厘米、2厘米,各练习1天。改善不明显者循环练习,直至完全纠正。

错位型睡觉型攥拳型错误握笔姿势解决方案
问题现状:手指都处在错位的状态,握笔过于紧,上下屈伸受限制,写字太用力,容易疲惫。
解决方法:先正确握笔,然后以手腕下端大支点为原点,增加三根发力手指上下屈伸摆动练习,让拇指、食指、中指各关节舒展开。
练习元素:控笔纠错04号元素,幅度分别为4厘米、3厘米、2厘米,各练习1天。改善不明显者循环练习,直至完全纠正。

勾腕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个错误握笔姿势,这个姿势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单独拿出来进行讲解。
勾腕的现状:
整个手腕扭转,笔向自己,导致拇指、食指、中指夹笔杆比较紧,时间久了造成写不快,字会越写越小,手臂、手腕、手指累得酸痛,严重者由于长期身体前倾,影响脊椎发育。
勾腕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初学握笔时比较紧张,造成身体各部位收紧,手臂手臂内勾,身体不自觉会前倾。现在中小学生作业压力比较大,这种长期紧张的心情会导致对写字提不起兴趣,甚至会厌学。
第二种情况是桌子太高,通常我们要求的孩子书写状态是两个手都往前伸,但是很多家庭的话桌椅的高度是不合适的,桌子过高,把孩子胳膊架开,两臂自然就横过来,造成勾腕的一种现象。
第三种情况是本子太过居中,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我们在写字的过程当中,本子并不是放在身体的正前方摆正,而是稍微有一个倾斜的角度。或者本子稍微往右前方挪一下。这两种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二选一。
第四种情况是孩子出现多重错误握笔姿势,除了勾腕还有其他并发的错误姿势。
握笔姿势出问题,拇指包食指,然后挡着笔尖看不见,这个时候手腕同样会不自觉内勾,以方便眼睛看着笔尖去书写,这样会造成书写速度慢,写字就会累,手部生长出现变形,长期身体前倾也会导致脊椎发育变形。
找到原因,我们就逐个解决各种问题:
这时候我们需要提醒孩子,握笔是一种很自然的学习状态,不需要紧张,就像吃饭拿筷子一样放松。
第二种情况的话,我们要及时调整孩子桌椅高度,降低桌子高度,提高凳子高度,让孩子自然地坐端正,胳膊往回收,勾腕顺着姿势有调整。调整桌子的高度之后,三指握笔两指自然蜷曲找着支点,然后手要往前伸,自然就有所改善。
第三种情况产生的勾腕比较好解决,需要调整一下本子的位置,要么居中稍微左倾,要么放到身体右前方。
第四种是比较难纠正的,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习惯,可能需要数周甚至几个月才能纠正过来,所以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核心解决方法:
以手腕下端大支点为原点,增加摆腕练习,让勾腕舒展开。
拇指根部到小臂画一条直线,手腕根部大支点落到桌面不动,小指根部轻落, 笔尖方向要指向10:20-11:00左右,手和小臂在一条直线上。
盯住所画这条线摆腕来回划横线,让拇指到小臂的这条线保持直线不要弯曲,每天坚持练习半小时,一周可纠正勾腕问题。
纠正后开始练习摆腕,初期重点看摆腕动作,可以不管摆腕过程中所画线条的质量,等动作熟练后,重视线条的质量,直至勾腕解决,线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