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生活小百事通 2024年10月02日 阅读 (106)

“循吏”的意思是指奉公守法、守法循理的官吏,即好官。

拼音:xún lì。

注释:

1、循:遵守,依照,沿袭,遵循。循规蹈矩。古同“巡”,巡行。

2、吏: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旧指小公务员:吏员。

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循吏列传》,收录于《史记》。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世因之,代有循吏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除正史中有“循吏”、“良吏”的概念外,到元杂剧中又有了“清官”,乃至民间的“青天大老爷”的称谓。

代表人物:

1、文翁。

《汉书》的《循吏传》起首是文翁。他是景帝、武帝时人,因为在蜀地成功发展教育事业,推广大汉文化而被载入史册。当时蜀地文化水平很低。他为推广文教,不遗余力,用心良苦。他先是亲自选择小吏中较为灵敏有才的十余人,谆谆教诲,然后送到京师学习儒家经典或律令。学成后,他选择好的提官。有当到郡守、刺史的。他还在成都市修造官学招生,招进的免去徭役,学得好的补为吏员。每次外出巡行,总要带读书好的同行,让大家见而羡慕。后来大家都抢着入学,有些富人还为此出赞助。于是蜀地文教大行,到京城求学的蜀人与文化之邦,如齐、鲁等地来的一样多。而且后来郡国都立学校,就是遵照文翁的榜样。

2、黄霸。

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黄霸是武帝、宣帝时的一大循吏,后官至丞相。他任颍川(今河南禹县)太守时,劝农桑,赡孤鳏,这些都不用细表,反正是做了极多的好事。而他治吏、治民的秘诀:依仗自己极好的记忆力,随时留心各项细微事物,借以塑造自己无所不知的形象,使人惊为神明,不敢为非作歹。例如:他派一位吏员秘密外出公干,此吏员顾忌秘密不敢住在公家的驿馆里,在大路旁吃干粮,结果带的肉被乌鸦衔走。有一名到官府办事的百姓正好看见这一幕,向黄霸偶然说起。等到该吏员完事回府,黄霸就慰劳他说:“你此行辛苦了,在大路旁吃饭被乌鸦衔走了肉。”吏员大惊,所问毫厘,不敢有所隐瞒。正是由于类似的举动,坏人都不敢在颍川作案而纷纷离去。盗贼日少,境内日治。

循吏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二是教育。三是理讼。按照儒家传统的“先富后教”的政治模式,这三者中当以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最为重要,教育、理讼,细究之,都是为前者服务的。

中国重农历史久远。循吏重农行为可窥见古代国家重农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从宏观上看循吏重农行为价值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循吏是国家重农政策实施的中介过程。另一方面,循吏从其自身建功立业的愿望出发,采取了以道德、政治为特点的治理措施,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而这两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又都体现了儒家文化“和”的精神。

精彩内容尽在问答鸭,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不错,别忘了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论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向君主进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才智不够用来向君主劝说,不是难在我的口才不能充分表达我的意思,也不是难在我是否敢纵横无忌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它的困难在于要先了解国君的心理,以便我的言语能够打动他。】【并不一定是进说者本人泄露了秘密,而只是在谈话中无意触及了君主心中所隐藏的秘密,这样就会招来危险。】

    2024-04-11 阅读 (103)
  • 学弈文言文的道理是什么.

    学弈文言文的道理是什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两则文言文分别是《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则文言文都很有趣,也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某个道理,深入浅出,很适合小学生学习,也引发人们的深思。第三:读顺并背诵。(小学阶段的文言文都是需要学生全篇背诵的,那么只有了解了文章的意思,再反复诵读就可以做到熟读成诵了)

    2024-06-21 阅读 (82)
  • 2016高考文言文备考.

    2016高考文言文备考

    1、基础知识准确掌握120个实词,这些实词信董沟在北京卷的考题中,直接考查,而在全国卷中,加点字的含义都是生词,但准确理解120个实词也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把握2、了解文言文特点1.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但也会有某些特殊部分出现,如兼词,同义并列,反义并列3、2.对于古代的特殊称号,如家父,弱冠伟肺.要了解,并且值得注意,在2015年全国二卷语文试题中,考到了古代一些特定词含义,值得引起注意.4、3.对于一些表示官职升降的词,如除表示授予官职等等;对于一些表示时间点词如,会:适逢;经常出现的词,要熟记,这对

    2022-07-12 阅读 (79)
  •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这个“古”一直延续到什么时候呢?现在古汉语研究学者一致认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文言文,基本上是以先秦著作为规范的书面语言。所以,这个“古”,是从距今3900年前直到春秋战国时代。很多人误以为文言文就是古代著作,甚至将文言文混同于古典文学作品。这个需要说明一下。所以,我们说的文言文,主要就是先秦时期的书面著作。至于那之后的,当然也是文言文,不过是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的文言文,我们下篇文章再聊。

    2024-05-20 阅读 (78)
  •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至此,我们基本上已经深入领会了《道德经》73章,“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的内涵。当我们遇到其他类似难以理解的语句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古文的学习。一般来说,上述方法基本可以破解大部分文言文阅读。“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这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在此,本文以此句为例说明一下,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推敲解读,深入理解古文的内涵。

    2024-06-10 阅读 (76)
  • 如何不用思考就能写出文言文.

    如何不用思考就能写出文言文

    1、首先打开你的浏览器,如图1所示。打开后去看下一步。2、在百度首页的搜索框里面输入百度翻译如图1所示然后点击搜索一下按钮如图二所示。

    2023-04-19 阅读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