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对于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穿着喜好,而曾经那些耳熟能详的服装品牌,却在年代的更替中消失不见。

现如今商场中那些五花八门,却又叫不出名字的英文品牌显得是那么的陌生,高昂的价格和具备的品质都让人望而却步,家中那件穿了十多年的旧品牌衣服却舍不得丢掉。
为什么曾经那些非常流行的品牌越来越少见了?而它们又在消失后去了哪里?

美斯特邦威作为国内众多休闲服装品牌的代表之一,曾经可谓是火遍了大街小巷,在1995年创建后,便在创始人周成建先生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
之后便凭借着企业对服饰文化的独特创造性,彻底奠定美斯特邦威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在2005年在集团总部迁移到上海后,美斯特邦威也正式迎来了第二次的创业阶段。

至此开启了对国内休闲服装的“统治”,在品牌形象、服装创意和产品质量的齐头并进的情况下,成功在2008年上市。
但到了2016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随着集团创始人周成建的退位,其女胡佳佳代替成为了新的董事长,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曾无比活跃的美斯特邦威开始渐渐消失。

2013年时全国的门店数就达到五千多家的美斯特邦威,却在2016年的统计后减少了一千多家门店,之后门店的数量也没有再被提起。
之后就开始变得一蹶不振,市值也在不断的缩减,在2012年时美斯特邦威的品牌价值就已经达到七十八亿,但到了2020时品牌价值就已经减少到了七十二亿左右,抛开通货膨胀不算的情况下,还缩减了六个亿左右。

除了市场品牌的亏损外,美斯特邦威的服装设计,没有跟上时代脚步也是没落的重要原因,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是不无道理的。
在去年12月份的一个月里,美斯特邦威就已经有过三次卖楼的行为了,这也证明集团危在旦夕的严重性。

而在2024年1月5日晚,集团董事长胡佳佳便宣布辞职,将由周成建再次担任集团要职,不知此举是否会让美斯特邦威能够扭转乾坤。

作为创立于中国香港的服装品牌佐丹奴,其服装风格在刚开始时也带有着浓浓的港风,在1981年创立后便凭借着童装、男装和女装等全方面的潮流风格开拓着香港市场。

短短十年时间佐丹奴就成功在香港上市后,便将目光转向了大陆的服装市场,在有着深厚的品牌实力下,开始畅销海外,全球三十多个国家都有着佐丹奴的身影。
从2000年开始,佐丹奴的产品设计就非常具有特点,服装的实用性和多样化成为了品牌的主要卖点,连国内最先出现的可机洗毛衣都是佐丹奴产品。

在2008年时,佐丹奴也是推出了自己的vip卡,当年能身穿一身佐丹奴便可以说是街上最靓的仔。
但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佐丹奴的依旧保持着轻视的思想,对时尚流行的不重视,成为了它没落了最大原因。

毕竟佐丹奴当年在进入大陆市场时难逢对手,太过顺利的发展让其对自己的品牌效应形成了盲目的自信,以至于在各种新兴品牌争夺国内市场之初,没有把握住机会。
当佐丹奴的先天优势逐渐丧失后,在去争夺市场已经为时已晚,风格创新已然落后的情况下还不思悔改,依旧盲目的对市场进行扩展。

不顾销售额却只顾门店数量的佐丹奴最终开始“溃败”,在不断的恶性循环后也彻底失去了原本的市场份额。
曾经受到观众欢迎的老品牌里,真维斯作为一家澳大利亚的服装品牌,在当时的国内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

1972年就成立的真维斯,在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便根据国内消费者习惯做出了相应的产品改变,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
在国内服装领域站稳脚跟后,开始关注国内的公益活动,真维斯的企业文化也同样以回馈社会为主。

不仅向贫困地区捐赠了多所希望小学,还成立了品牌基金会为寒门学子提供帮助,从2007年开始举办了多次助学活动,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帮助的同时,也提高了希望小学的发展能力。
从慈善的方向来说,真维斯绝对是一家优秀的服装品牌,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一家良心企业怎么会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呢?

但现实却非常的残酷,在风格过时,自身形象也过于老旧的情况下,真维斯只能不断的走向下坡路,作为一家服装品牌的它,甚至连自身的logo都没有。
从2012年开始,真维斯的门店数量就开始锐减,在经历过库存风波后彻底一蹶不振。

生活几何曾经也是作为国内强势的服装品牌之一,在1997年创立之初,便是锁定年轻消费者为目标的潮流品牌。
其中主要的经营范围是以下身服装为主,自家的牛仔裤以国人的活动曲线设计,纯手工的制作也彰显了品牌的与众不同。

在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条件上,生活几何也是花费了不小的心思,让消费者无需试穿就可以根据尺码选择到不同的牛仔裤。
虽然顶着“卖裤专家”的称号,但为了巩固自身的市场,生活几何还是逐渐走向了发展的多样化,T恤、外套和女装系列的成功也为它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

而同样知名的服装品牌班尼路,和生活几何是同一家经营公司,甚至比生活几何创立的时间要早上不少。
最开始的班尼路在1981年创立后开始在香港经营,慢慢的才进入到大陆的服装市场,班尼路在当时的香港也算得上有名的服装品牌。

尽管品牌形象很高,却因为时代的种种原因,导致自身经营的效果始终不算理想,直到1996年才被香港集团收购了商标。
之后班尼路的品牌形象便被重新包装,将品牌目标锁定为成熟的成功人士后,重新进入国内市场,甚至邀请了刘德华和王菲等当红明星为代言人。

1997年,在精准定位和重新塑造的品牌形象下,班尼路迅速拥有的国内不小的市场份额,甚至连东南亚市场都受到了影响。
而同年的成立的生活几何也凭着班尼路的影响,非常轻易的就迈入了大众的视野,班尼路主打含蓄稳重的路线,生活几何则锁定为追求时尚,喜爱潮流的年轻风格。

两个品牌在携手并进的状态下势不可挡,甚至轻而易举的击败了当时也在发展中的另一家品牌优衣库。
但在门店的快速扩张下,班尼路很快陷入了渠道危机,毕竟在自身品牌的定位上,班尼路就不可能在销量和利益上取得双赢的结果。

以当时的年代来说,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几百块钱左右,但班尼路的一件衣服就要达到一两百块钱。
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一味地追求销量,只能通过不断地扩张门店数量来实现销量目标,但门店增多了,市场份额却没有变多,班尼路还盲目的生产衣服。

在门店品质得不到保证,服装数量却在一味地增加,这让注重品牌形象的班尼路失去了唯一的优势。
而在班尼路商圈的调整下,S&K(生活几何)也就同样受到了影响,一同的辉煌也伴随着一同的没落。

以纯也是曾经很火,如今却慢慢在消失的服装品牌之一,自1997年以纯总部在广东虎门创立以来,就凭借着地理位置的优势,赶上了国内经济疯长的步伐。
在当地政府和集团本身的努力下,短短几年内,以纯就拥有了几十家制衣工厂,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大型服装企业之一。

与其他同时期服装品牌快速增长的连锁模式不同,以纯采取的是一体化经营模式,生产、包装以及销售都由集团自主完成。
侧重的方向也是已产业链为主,是服装行业里少有的“轻资产,重品牌”企业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为产品质量带来了保证,但自身的发展局限也非常明显。

过于稳重的发展理念,在当年的时代还能有一席之地,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自然也就争不过那些疯狂扩展门店的其他品牌。
这也导致了以纯品牌门店相对较少的情况,以纯也是为数不多,没有在网上购物平台开设网店的服装品牌之一。

可以说以纯的是完全因为自身原因,而消失的服装品牌,与其他大多被竞争淘汰的服装品牌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管如何,曾经爆火服装品牌能够逐渐消失,基本上都是自身发展的问题,而在发展问题出现后,产品的质量也失去了保障,最终形成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春城晚报——《知名品牌闭店700多家,被曝拖欠工资?它曾是很多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