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活小百事通 2024年04月17日 阅读 (84)

《西洲曲》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相思之情,这个主题虽是南朝民歌中最常见和普通的,但这里却写得极为细腻缠编,尤其是结合着节候的推移和昼夜的变换,将她绵绵无绝的愁思与深婉真挚的恋情刻画殆尽。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1)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2)

《西洲曲》

西洲是她与恋人以前相会的地方,尤其在那梅花盛开的时节,西洲的梅花便成了他们两情相契的见证,所以开头两句说忆起了梅花就到西洲去,攀折几枝,寄给远在江北的恋人。后两句用两个比喻来状写女子的服饰、仪容,然在“杏子红”、“鸦维色”中已透露了时光暗换,从梅花开时过渡到了春光阑珊的时节。

西洲离女子的居处不远,只须划着小舟,渡过桥头便可径自前去,然而那不复是从前双双幽会的地方了。爱人已远去,只留下孤身一人,犹如那形单影只的伯劳。据说伯劳这种鸟性喜单栖,而仲夏才开始鸣叫,所以这里又是一语双关,既道出了女子的孤寂,又暗寓时巳至盛夏。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3)

《西洲曲》

如果说诗的前面八句还只是隐约其辞地表露了女子的恋情,象是带有少女的羞涩,那么以下便是直陈其情,不能自抑了。开门迎郎而不见郎至,只得出门去采莲解闷。莲花开在夏秋之际,所以节序又到了秋天。“采莲南塘秋”八句,从女子采莲无心而低头拨弄莲心和置莲袖中、遥望飞鸿等动态中,透露出她排遣不开的相思之情。她本是想借采莲解愁的,谁知那明艳的莲花、碧绿的莲子,反触动了她无限的情思。

南朝民歌中往往用“莲”来谐“怜”,即爱怜的意思。所以这里的“莲子”就是“怜子(你)”,“莲心”即爱怜之心,因而“青如水”分明是说感情的纯洁无瑕,“彻底红”显然比喻爱情的诚挚深沉。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4)

《西洲曲》

飞鸿来到江南,那已是深秋时分了。古人以为鸿雁会传书,她是多么希望南回的大雁带来情人的消息啊,但是鸿雁尽管停满了西洲,却仍然杏无音讯,一种深沉的怅惘与忧思爬上了她的心头。于是登上高楼眺望,然而还是徒然,楼再高也望不见心上的人。整日依着栏杆,直到夜色朦胧,那弯弯的栏杆象是她九曲的愁肠,那明艳如玉的仪容,令人顿生爱怜和同情。但盼望和期待之心并不因夜色降临而减弱,她卷起了帘幕继续遥想,只见天高气清,江水深碧。

“卷帘”两句象纯是写景,然正是以虚写实,以景达意,以无声表有情的妙法。天自高,水自绿,然正衬出她无边的相思,真令人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慨。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5)

《西洲曲》

诗人有意宕开一笔,在应写情之处代之以写景,正如现代电影中所谓的空镜头,它虽无人像,却胜于有人像,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退想。

最后四句拟女子口吻来写,感情也随之达到高潮。但也未脱离依时间为序的写法,前面写了由白昼到夜晚,而这里则是深夜的梦境。真所谓朝有所思,夜有所梦,江水的浩渺,化成了梦境的悠远。因自己的相思之苦而料想爱人也一定秘情满怀,真是心有灵犀了。然现实中既已相见无望,只能借梦游神交。所以说只有南风深知我的情意,把我的梦吹向西洲去,那里有我初恋的美好回忆,也有我梦中得见情郎的希望。南风吹梦云云,当然是想象之辞,但也表现了女子的痴情,全诗在迷蒙和浪漫的气氛中结束,然给人留下的却是深深的怅惘与叹息。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6)

《西洲曲》

语语相承、段段相缩、首愿相顾的表达方式。如“日暮伯劳飞”以下数句,从鸟写到鸟栖之树,由树写到树下之门,由门而引出门中之人,由人而及相思之情,流转自如,环环紧扣。又如四时的变换、朝夜的交替,在诗中都由景物中轻轻带出。

诗中四次出现“西洲”,却不显得重复,以“下西洲”开头,以“到西洲”结束,暗中呼应,也与全诗回环蝉联的特征相合。整篇三十二句,基本上四句一换韵,诗意一气贯注,并有音调流美、悠扬摇曳的韵味,所以沈德潜《古诗源》说此诗“续续相生,连附接尊,摇曳无穷,情味愈出。”诗中精巧的比喻,丰富的想象,都带有清新纯朴的民歌色彩。此诗虽写恋情,却并不丽。只要将此诗与流行当时的文人宫体诗相比,其中明显的区别是不难发现的。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7)

《西洲曲》

所以陈胤情既称它为“六朝乐府之最艳者”。又说:“夫艳,非词华之谓,声情婉转,语语动人,若赵女目挑心招,定非珠踏翠翘,使人动心引魄也。”此诗确如天生丽质,明艳自然,与浓脂厚粉之流有渊壤之别。如以杏子的红艳比女予的单衫,以维鸦的乌黑油亮比少女的秀发,都是信手粘来,却肴天趣;以伯劳暗喻孤栖,以莲心况女心之清苦,也都是即景取譬、意义双关的妙喻。

结句假托南风吹梦,缥幻忽,想落天外,上可称接绪曹植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酒怀。”(《七哀》)下已启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诗中写景如画,状物真切,往往于景中物外见情意,景物与情感水乳交融。

西洲曲表达了什么情感(8)

《西洲曲》

如采莲请塘一段,“莲花过关头”,“莲子清如水”,已令人神往,加上画中有人,形卷如生,直抵一幅江南采莲图。又如刻画女子尽日依栏眺望,并以飞鸿、曲栏、天高、水绿为背景,遂使景色与人物浑然一体,从而写出了无限深情。

精彩内容尽在问答鸭,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不错,别忘了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母婴情感的互动类型有哪些?.

    母婴情感的互动类型有哪些?

    1、共振互动性所谓的共享互动性非常好理解,和孩子在同一个频率上相互的互动,这是母婴关系中最好的一种情况。

    2022-08-10 阅读 (92)
  • 张籍的秋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张籍的秋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可是信要寄出去的时候,张籍却觉得还有很多话要说,于是又把已经封好的信拆开,又加上了几句话。这不是古代人的强迫症,而是因为有太多的话想要说,有太多思念没有表达。一封家书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写完的,总觉得意犹未尽,言不尽意。所以这样拆了写,写了拆,反反复复。就是这样的一首小诗,言辞恳切,表达了寻常人最朴实也是最感人的情感。

    2024-04-16 阅读 (87)
  • 即市怎么修改自己的情感状态?.

    即市怎么修改自己的情感状态?

    1、点击打开即市。2、选择我的点击。3、点击设置打开。4、点击个人信息打开。5、随后点击情感。6、最后点击选择你的情感状态。

    2022-08-08 阅读 (86)
  • 春怨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怨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春怨》不同于其他闺怨诗的表达风格,语言通俗易懂,更接近于女子的口吻,细读文本,会发现女子似乎并不会因为生活负担而发愁,细加玩味,通过对诗歌具体语境的分析,不难发现存在着两组人物对话关系,一对显性的人物关系,那就是主人与仆人的对话关系,不难理解,动作发出者应该是女子身边的婢女。另一对隐性人物关系,女主人与离家在外的男子的对话关系,那应该发生在梦中的思念。

    2024-05-24 阅读 (81)
  • 老王杨绛文章哪一段最能表现作者对老王的情感

    1.通过预习,你能从文章哪一句话看出杨绛对老王的感情?杨绛给予老王的是同情, 老王给予杨绛的是感恩。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段,完成下列表格,了解老王的不幸。跳读课文1-16段,分别找出体现老王善良和我及家人善良的事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2024-07-02 阅读 (75)
  • 三棵银杏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作者通过对家乡的三棵银杏树以及银杏树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生动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三棵银杏树》是由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所著。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024-07-13 阅读 (67)
  • 绝句僧志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绝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号)创作的诗词,出自《宋诗纪事》卷九三。表达了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绝句 志南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作品赏析】古木:古老的树。

    2025-05-23 阅读 (51)
  • 积极学科情感是什么呢.

    积极学科情感是什么呢

    积极学科情感“即学生在学科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特定的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对学习活动的发生、维持具有积极作用。”

    2023-12-19 阅读 (50)
  • 如何理智处理夫妻间的情感问题?第三者插足咋办.

    如何理智处理夫妻间的情感问题?第三者插足咋办

    仔细观察,理性对待情感变化。每个人的思想变化总是要经过一个阶段才能形成的。比如说,夫妻一方感到现在的配偶不尽如人意,遇到以前的恋人,正好还是单身,可能会重修旧好。

    2023-11-24 阅读 (35)